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堂鼓的意思、堂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堂鼓的解釋

(1).舊時官府公堂上設置的鼓。擊以聚衆,或申報緊急公務。《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巡道﹞不發牌,也不飛票,三不知,帶了二三十名兵快,巡到 武成縣 來,也不進察院,一直徑進縣堂上坐下,擊了三下堂鼓,那些三班六房衙役漸漸齊攏來。”京劇《四進士》第十一場:“本道放告,自有日期,你為何擅擊堂鼓!”

(2).打擊樂器。又名同鼓。以木為框,形略圓,鼓腹,兩面蒙牛皮,演奏時懸于木架,以木槌敲擊。常用于戲曲樂隊和民間樂曲演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堂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來源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古代官衙用途

  1. 功能與象征
    舊時官府公堂上設置的鼓,用于召集人員或緊急公務通報。例如《醒世姻緣傳》提到官員通過擊堂鼓召集衙役。這一用途體現了古代行政制度的儀式感與權威性。

二、傳統打擊樂器

  1. 結構與名稱
    堂鼓又稱“同鼓”“戰鼓”,屬棰擊膜鳴樂器。鼓框木制,兩面蒙牛皮,形制略圓且鼓腹突出。現代常見規格為鼓高33厘米,鼓面直徑22-32厘米,尺寸不同導緻音色差異(高亮或寬厚)。

  2. 演奏與音效
    演奏時懸于木架,用雙木槌敲擊。因鼓面較大,敲擊位置不同可産生音高變化:鼓心音低沉,鼓邊音較高,力度範圍廣,適合渲染情緒。常用于戲曲伴奏、民間樂曲及現代民樂合奏。

  3. 文化延伸
    成語“堂鼓”比喻聲勢浩大、莊重威嚴的場景,如“敲響堂鼓”形容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文獻或音樂應用場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傳統音樂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堂鼓》的意思

《堂鼓》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在堂上演奏的鼓。

拆分部首和筆畫

《堂鼓》這個詞的部首是“土”,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堂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在正廳或者堂上演奏的鼓就被稱為“堂鼓”。這是一種用來奏樂的樂器。

繁體

《堂鼓》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堂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堂鼓》這個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在字形的細節上有些許差異。

例句

1. 在祭祀儀式上,奏響了悠揚的堂鼓聲。

2. 堂上的堂鼓由一位手藝精湛的鼓手演奏。

組詞

- 堂上:指的是正廳或堂内。

- 鼓手:演奏鼓的人。

- 鼓聲:鼓的聲音。

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是“廳鼓”或者“府鼓”,都表示在廳堂或官府演奏的鼓。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院鼓”或者“村鼓”,分别表示在院子或村子裡演奏的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