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坦蕩的意思、坦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坦蕩的解釋

(1) [broad and level]∶寬且平

一片坦蕩的葦叢

(2) [magnanimons; bighearted]∶喻人心地正直,心胸開闊

君子坦蕩蕩。——《論語·述而》

胸襟坦蕩

詳細解釋

(1).《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何晏 集解引 鄭玄 曰:“坦蕩蕩,寬廣貌。”後以“坦蕩”形容胸襟開朗,心地純潔。 南朝 梁 沉約 《懷舊詩·傷王谌》:“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 曹靖華 《飛花集·懷周6*6*來同志》:“那樣坦蕩的胸懷,以及待人接物的懇摯、熱情,這一切一切啊,使我永世不忘。”

(2).坦率任性;放達。《晉書·阮籍傳》:“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籍 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還。其外坦蕩而内淳至,皆此類也。”《新唐書·李華傳》:“ 華 少曠達,外若坦蕩,内謹重,尚然許,每慕 汲黯 為人。” 宋 葉適 《通直郎緻仕總幹黃公行狀》:“君坦蕩不為限級,遇人無新舊,樽酒盡歡。”

(3).平坦寬闊。 唐 高骈 《過天威徑》詩:“歸路嶮巇今坦蕩,一條千裡直如弦。”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 中國 的長河平原,感受無限的坦蕩性。”

(4).引申為太平。 清 姚梅柏 《雙頭牡丹燈記》:“矧此清平之世,坦蕩之時,而乃變幻形軀,依草附木。”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坦蕩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坦蕩”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形容地勢或空間
    指寬廣平坦的狀态,如“坦蕩的大路”。該用法常見于描述自然景觀或建築結構,例如“一片坦蕩的葦叢”。

  2. 形容人的品格
    表示心胸開闊、光明磊落,如“胸懷坦蕩”。這一含義源自《論語·述而》中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強調正直無私的品德。


二、詞源與演變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文化内涵

“坦蕩”不僅是對外在形态的描述,更被賦予道德價值,成為儒家文化中“君子”品格的象征。其雙重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形神兼備”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坦蕩》?

《坦蕩》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形容心胸廣闊、處事放松、不拘束的狀态。它是一個形容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坦蕩》這個詞的部首是「土」和「艸」。它的總筆畫數是9。

來源

《坦蕩》這個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禹財傳》,意為開闊、寬廣無遺。後來演變為表示人的胸懷寬廣、待人處事無拘無束之義。

繁體

《坦蕩》的繁體字是「坦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坦蕩」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坦」曾寫作「忐」,表示沒有焦慮、煩躁,「蕩」曾寫作「當」,意為洗滌、澄清。

例句

1. 他的心情坦蕩到讓人羨慕。

2. 在坦蕩的胸懷中,我們可以容納更多美好的事物。

組詞

衣冠禽獸、心曠神怡、犬牙交錯

近義詞

寬廣、開闊、豁達、灑脫

反義詞

狹窄、糾結、拘束、狹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