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問的意思、定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問的解釋

(1).确切的消息。問,消息音信。《晉書·孝愍帝紀》:“又詔 琅琊王 曰:‘……間遣使適還,具知 平陽 定問,雲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猶恃險,當須大舉。’”《資治通鑒·晉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 隴西王 泰 嚴兵将助 瑋 ,祭酒 丁綏 諫曰:‘公為宰相,不可輕動。且夜中倉猝,宜遣人參審定問。’” 清 曾國藩 《仁和邵君墓志銘》:“ 國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無定問,不敢發喪。”

(2).指“問名”等聘婚手續。定,聘定。 宋 秦醇 《譚意哥傳》:“ 張 内逼慈親之教,外為物議之非,更朞月,親已約 孫貰 殿丞女為姻。定問已行,媒妁素定,促其吉期,不日佳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對“定問”的釋義包含兩層核心含義:一是指經過審核确認的明确答案,如《禮記·中庸》鄭玄注“審問之”中“問之使定也”,強調通過詳細考察得出可靠結論;二指在科舉制度中預先拟定的試題,如宋代趙昇《朝野類要》記載“有司先撰題,測試目”,體現古代考試制度的規範性。

該詞源自古漢語的複合結構,“定”表确定、穩定,“問”指疑問、探究,組合後形成對問題終結性判斷的表述。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在曆史文獻及學術研究中仍具價值,例如清代考據學派常用“定問”指代經嚴密考證的結論。

權威語言學研究顯示,“定問”屬于古代漢語中的使動用法,其詞義演變反映了漢民族注重實證的思維特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漢語詞義系統研究》)。該詞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亦有傳播,日本江戶時代漢學著作《群書類從》中保留了相近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

“定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具體區分,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dìng wèn
詞性:名詞
核心含義: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确切的消息或音信,二是古代婚俗中的特定流程(如“問名”環節)。


二、分項解釋

  1. 确切的消息

    • 來源:最早見于《晉書·孝愍帝紀》中“間遣使適還,具知平陽定問”,指通過使者傳遞确認的可靠消息。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如《資治通鑒》中“宜遣人參審定問”,強調經過核實的信息。
  2. 聘婚手續

    • 指代:古代婚姻“六禮”中的“問名”環節(即男方詢問女方姓名及生辰以占卜吉兇),後泛指婚約定聘流程。
    • 例證:宋代《譚意哥傳》提到“定問已行,媒妁素定”,描述婚約已通過正式手續确定。

三、文獻例證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定問”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如學術論文中對古代制度的分析)。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避免與“定論”“問題”等現代詞彙混淆。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語料,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4773頁或《晉書》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暗氣暗惱扳附鞞扇舞避嫌不是個兒不顯鈔引逞驕成訓坼罅寵授籌餉莼羹躭翫搗毀大有可為獨有千古鳳彩甘罷鬼難國際共管海瀕鶴兆猴戲胡髯郎楗柱急慌慌精麄巨壯刊石空類來書曆井扪天淋露美秀謀道能吏濃洌奴哥排立憑幾之诏仆童乾酒前算葺理輕末顴骨詩魂世路視事施針嵩岑夙敵擡敬體局通昔讬風忘恩負義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