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定問的意思、定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定問的解釋

(1).确切的消息。問,消息音信。《晉書·孝愍帝紀》:“又詔 琅琊王 曰:‘……間遣使適還,具知 平陽 定問,雲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猶恃險,當須大舉。’”《資治通鑒·晉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 隴西王 泰 嚴兵将助 瑋 ,祭酒 丁綏 諫曰:‘公為宰相,不可輕動。且夜中倉猝,宜遣人參審定問。’” 清 曾國藩 《仁和邵君墓志銘》:“ 國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無定問,不敢發喪。”

(2).指“問名”等聘婚手續。定,聘定。 宋 秦醇 《譚意哥傳》:“ 張 内逼慈親之教,外為物議之非,更朞月,親已約 孫貰 殿丞女為姻。定問已行,媒妁素定,促其吉期,不日佳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定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具體區分,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dìng wèn
詞性:名詞
核心含義: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确切的消息或音信,二是古代婚俗中的特定流程(如“問名”環節)。


二、分項解釋

  1. 确切的消息

    • 來源:最早見于《晉書·孝愍帝紀》中“間遣使適還,具知平陽定問”,指通過使者傳遞确認的可靠消息。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如《資治通鑒》中“宜遣人參審定問”,強調經過核實的信息。
  2. 聘婚手續

    • 指代:古代婚姻“六禮”中的“問名”環節(即男方詢問女方姓名及生辰以占卜吉兇),後泛指婚約定聘流程。
    • 例證:宋代《譚意哥傳》提到“定問已行,媒妁素定”,描述婚約已通過正式手續确定。

三、文獻例證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定問”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如學術論文中對古代制度的分析)。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避免與“定論”“問題”等現代詞彙混淆。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語料,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第4773頁或《晉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定問(dìng wèn)一詞是由“定”和“問”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定”是部首并且是漢字的字形,它表示“确定”的意思;“問”則是聲旁并且是漢字的字體,它表示“詢問”的意思。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繁體字中,“問”字的寫法與現代簡體字基本相似,而“定”字在古代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字形跟現代簡體字有所差異。在一些古籍中,可以看到“定”的字形是由兩個人字旁組成的。 以下是一個使用“定問”一詞的例句:“他向老師定問問題,以便明确事情的答案。”這句話中,“定問”表示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以确保得到準确的回答。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定問”的意思衍生出一些相關詞彙,例如“定問者”表示主動提問的人,“定問課”指的是一種特定的課堂讨論形式。 關于近義詞,可以使用“詢問”來替代“定問”,因為兩個詞都表示主動向他人提出問題的意思。而“反義詞”的話,可能可以考慮使用“回答”來表示與“定問”相對的意思,因為一個人提問,另一個人則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