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慶功。 明 無名氏 《慶賞端陽》第一折:“如今元帥府裡安排筵會,與 柴紹 擡手,兄弟!我和你走一遭去。”
(2).動手,舉手。《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一開口,一擡手,便於狀元不利。”
(3).謂寬容饒恕。 老舍 《二馬》第五段一:“ 瑪力 要告狀,咱們全完;她高高一擡手,萬事皆休。”
“擡手”(tái shǒu)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确認古漢語用例,或通過經典文學作品體會不同語境下的差異。
擡手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表示擡手或舉手的動作。它由“扌”和“台”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當時的寫法是“舉手”。
在繁體字中,“擡手”被寫作“擡手”。這是因為繁體字對一些漢字的書寫方式進行了改變,使得字形更加複雜和繁瑣。然而,無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它們都可以用于表達相同的意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不斷的演變。初期的漢字寫法較為簡單,例如“擡手”在古代寫法中是“舉手”。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方式發生了改變,字形也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樣子。
以下是關于“擡手”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請大家擡手舉起來,讓我看看你們的答案。
2. 孩子們興奮地擡起手,向老師提問。
3. 老人慢慢擡起了手杖,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除了“擡手”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語可以組成:
1. 擡頭:擡頭,擡起頭部。
2. 擡腿:擡起腿部,通常用于形容走路時擡高腿部的動作。
3. 擡鞋:舉起鞋子,也可以指擡腿脫鞋。
與“擡手”意思相近的詞語:
1. 舉手:擡起手,通常用于表示回答問題或尋求幫助。
2. 擡起:把物體或身體的一部分舉起。
3. 提起:把物體或某個話題從某個位置拿起或提及。
相反意義的詞語:
1. 放下:将擡起的物體放在原來的位置。
2. 降下:将高處的東西或身體部分向下移動。
3. 下放:将物體或人員從高處移到低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