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惏栗的意思、惏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惏栗的解釋

寒冷貌。《文選·宋玉<風賦>》:“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悽惏慄,清涼增欷。” 張銑 注:“憯悽惏慄,寒貌。言風之吹人涼甚。”《文選·王褒<洞箫賦>》:“惏慄密率,掩以絶滅。” 李善 注:“惏慄,寒貌,恐懼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惏栗(讀音:lín lì)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寒冷顫抖

    此義項源于“惏”表示寒冷,“栗”通“慄”,指戰栗發抖。形容因嚴寒或恐懼而身體顫抖的狀态。如《楚辭·九辯》:“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無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憐。燕翩翩其辭歸兮,蟬寂漠而無聲。雁廱廱而南遊兮,鹍雞啁哳而悲鳴。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其中“怆怳懭悢”一句,王逸注雲:“懭悢,失志貌。惏,寒也。栗,戰也。” 此解将“惏栗”與寒冷戰栗相關聯,體現了人在失意孤寂時生理與心理的雙重反應。

  2. 凄涼哀傷

    此義項由寒冷顫抖引申而來,側重形容内心因悲苦、孤寂而産生的凄涼震顫之感。如《漢書·外戚傳上》載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慘郁郁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神茕茕以遙思兮,精浮遊而出畺……歡接狎以離别兮,宵寤夢之芒芒……忽遷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飛揚……超兮西征,屑兮不見。浸淫敞恍,寂兮無音……思若流波,怛兮在心。”其中“慘郁郁”“懷傷”等詞營造的悲涼氛圍,與“惏栗”所傳達的凄怆感相通。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亦指出:“惏栗,猶凄怆也”,強調了其情感層面的哀戚之意。

“惏栗”一詞融合了外在的寒顫與内在的悲涼,既可用于描寫生理上因寒冷或恐懼産生的顫抖(如《楚辭》注),也常用于刻畫心境上的孤寂凄楚(如漢賦及訓诂文獻)。其雙重意涵體現了古漢語詞彙在描繪複合感受時的凝練性。

主要參考來源:

  1. 王逸《楚辭章句》(對《九辯》的注解)
  2. 班固《漢書·外戚傳》
  3. 王念孫《廣雅疏證》

網絡擴展解釋

“惏栗”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寒冷的樣子”,多用于形容風或環境帶來的寒意,帶有凄涼、蕭瑟的意境。

  2. 出處及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文選·宋玉〈風賦〉》:“故其風中人,狀直憯凄惏栗,清涼增欷。” 張銑注:“憯悽惏慄,寒貌。言風之吹人涼甚。”。這裡通過風的觸感,描繪出寒冷刺骨的情境。

  3. 相關注釋與用法

    • 在《洞箫賦》中也有“惏慄密率,掩以絕滅”的表述,李善注解為“寒貌,恐懼也”,說明“惏栗”不僅形容寒冷,還可能隱含因寒冷而産生的戰栗感。
    • 需注意與“怢栗”(突然怕冷發抖,見于《素問》)、“詟栗”(恐懼)等形近詞的區别,這些詞雖含“栗”字,但語義側重不同。
  4.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典文學或學術研究中,屬于生僻詞彙。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凜冽”“寒顫”等更常見的詞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選》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姆哈拉人白日繡衣罷人匾食不诓長驅直入刺客村俚單孑斷绠多音多義字遏樂惡事傳千裡芳津礬紅蜂擁蟻聚分行扶疾革革葛天氏公會堂光棍不吃眼前虧關候盥頮豪錐火腳僵冷健吏交締勦絶兒妓家筋肉極運決口菊花節焜煌來舍癞團璃燈禮檢镂子推鹿茸脈絡分明麻紮刀破落那撲挑強健氣管熱地蚰蜒宂賤飾辭壽聯暑伏書格隨物應機踏穨鐵杉體亮仙室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