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夙昔的意思、夙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夙昔的解釋

(1).前夜。《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李善 注引《廣雅》:“昔,夜也。”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卧病呈沉尚書》詩:“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時,往日。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則。此有司夙昔所願覩也。” 唐 權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迹山見寄》詩:“遠郊有靈峯,夙昔栖真仙。”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八:“離居日久,病身不能動,求如夙昔相聚講習之樂,寧可得耶!”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大都萍水偶逢,煙雲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記憶。”

(3).朝夕。《後漢書·張衡傳》:“共夙昔而不貳兮,固終始之所服也。”按,《文選》引作“夙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夙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ù xī,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解釋:

  1. 前夜
    最早見于《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李善注引《廣雅》解釋“昔”為“夜”,因此“夙昔”可指前一夜的夢境。

  2. 泛指昔時、往日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表示過去的時間或經曆。例如漢代桓寬《鹽鐵論·箴石》中“此有司夙昔所願覩也”,即指“這是官員們往日所期望看到的”。

  3. 朝夕
    在《後漢書·張衡傳》等文獻中,“夙昔”也被用來形容時間的短暫,類似于“朝夕”,如“共夙昔而不貳兮”。


補充信息:

需注意,“夙昔”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用于書面表達,日常交流中更常用“從前”“過去”等詞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夙昔

夙昔(sù x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過去的時光或者往事。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夙昔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夙昔中,“夙”是由日字旁和從字底部組成。日字旁表示與太陽、光明有關,從字則表示行動、從事某事。它的筆畫總數是4畫。

而“昔”則是由日字旁和木字底部組成。木字底部表示與樹木有關,日字旁表示與太陽、光明有關。它的筆畫總數是8畫。

夙昔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文獻中,夙昔多用來形容過去的時光,和現在相對。在現代漢語中,夙昔同樣常用來描述過去的時光。

在繁體字中,夙昔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夙昔的寫法可能有些不同。然而,由于篇幅限制,我們無法一一列舉出所有的古代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夙昔的例句:

1. 我們常常想起夙昔的往事,心中充滿了回憶。

2. 他經常向我們講述他的夙昔經曆,讓我們受益匪淺。

3. 這個城市的夙昔已經成為了曆史的一部分。

夙昔的一些相關詞語包括:

組詞:夙願(過去的願望)、夙興(早起)、昔日(以前的日子)等。

近義詞:往事、舊時、往昔等。

反義詞:現在、當下等。

總而言之,夙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過去的時光或者往事。它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日字旁和從字底部,總共12畫。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夙昔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它可以用于描述過去的時光,并且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