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縮縮的意思、縮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縮縮的解釋

(1).收藏;斂縮。《管子·勢》:“故曰,修陰陽之從,而道天地之常,嬴嬴縮縮,因而為當。” 尹知章 注:“必行藏順時,然後事當。重言之,殷勤其事也。” 宋 蘇轼 《文與可飛白贊》:“離離乎其遠而相屬,縮縮乎其近而不隘也。”

(2).畏縮貌;恭謹貌。 唐 杜牧 《李甘》詩:“森森明庭士,縮縮循牆鼠。” 明 唐順之 《戶部郎中林君墓志銘》:“居鄉縮縮,循謹甚。” 清 龔自珍 《說衛公虎大敦》:“ 龔子 過 閻氏 ,始見大敦,魂魄震懼,既九拜,言三月恭,步三月縮縮,息三月不能屬,乃退而治其文。”

(3).羞愧貌。《新唐書·吐蕃傳上》:“ 弄贊 率兵次 柏海 親迎,見 道宗 ,執婿禮恭甚,見中國服飾之美,縮縮媿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縮縮”是一個漢語疊詞,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可具體解釋為:

  1. 收藏/斂縮
    指物體或行為的收斂、收縮狀态。例如《管子·勢》中“嬴嬴縮縮,因而為當”,尹知章注釋為“行藏順時”,強調順應自然規律的收放狀态。蘇轼在《文與可飛白贊》中也用“縮縮乎其近而不隘”形容筆觸的收放自如。

  2. 畏縮/恭謹貌
    形容人因畏懼或恭敬而表現出的退縮姿态。如杜牧《李甘》詩“森森明庭士,縮縮循牆鼠”,以“縮縮”描寫士人謹慎謙卑的神态。現代例句如“思嘉套車時畏畏縮縮不敢碰它”()。

  3. 羞愧貌
    表示因羞愧而神态局促。例如《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弄贊見唐朝服飾後“縮縮媿沮”,生動刻畫其因自慚形穢而低頭退縮的樣子。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詞源,可參考《說文解字》對“縮”的本義解析(糸部,表捆束收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縮縮的意思

“縮縮”是一個中文俚語,用來形容人或動物躲起來或收縮身體的動作。通常用在非正式場合,具有一定的幽默色彩。這個詞在口語中廣泛使用,形象地表達了身體縮小或躲藏起來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規則,“縮”字的部首是“缶”,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

“縮縮”一詞源自方言,最早在中國南方地區流行。它反映了方言活躍變化的特點,逐漸在各地口語中普及起來。

繁體

“縮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縮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雖然沒有确切的記錄,但可以推測“縮”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類似于「彐」加上「缶」的結構。

例句

他看見老師走來,吓得縮縮了一下。

貓咪受到驚吓時常常會縮縮身體。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縮小、縮水、縮手縮腳

近義詞:蜷縮、收縮、蜷伏

反義詞:張開、伸展、擴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