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席草的意思、席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席草的解釋

可以編席或鞋等生活用品的草。 唐 李鹹用 《和吳處士題村叟壁》:“衣蓑留冷閣,席草種閒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席草是一種具有多重用途的植物,其定義和功能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席草指可用于編織生活用品的草本植物,如草席、草鞋等。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李鹹用《和吳處士題村叟壁》中提到的“席草種閒田”。

二、植物學特征

  1. 分類與形态
    屬燈芯草科燈芯草屬,學名Juncus effusus L.,莖細長圓柱形,内部充滿白色髓心,高約27-150厘米,葉片退化為刺芒狀。
  2. 分布與生長
    主要分布于中國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及全球溫暖濕潤區,多生于沼澤、河岸等濕地環境。

三、主要用途

  1. 編織材料
    莖皮纖維柔韌,可編織草席、草帽、扇子等日用品,尤以江蘇關席、甯波甯席聞名。
  2. 藥用價值
    根莖可清熱涼血、止血,治療牙痛、尿血;花用于瘡癰、睾丸炎等症。
  3. 工業原料
    莖内白色髓心可作造紙原料或燈芯,全草還可制作地毯、草籃等工藝品。

四、其他名稱

古稱“蔺草”,别名燈芯草、石草、鹹水草等。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種植技術或藥用配伍,可參考權威農業或中醫藥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席草的意思

席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茅草”。茅草是一種長在水邊或沼澤地的草,可以作為蓋房、編席等材料。

席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席草的部首為“巾”和“艸”,部首巾表示席子,艸表示植物草。

席草共有8個筆畫。

席草的來源

席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在建造房屋和編織席子時會使用茅草,因此茅草被稱為席草。

席草的繁體

席草的繁體為「蓆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席草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席和草的意思。比如在《說文解字》中,席草的寫法是「巾艸」。

席草的例句

1. 田間的茅屋用席草蓋着,看起來十分樸素而又自然。

2. 我們将席草編織成了一個漂亮的席子,可以在夏天使用。

3. 小村莊的房屋大多使用席草搭建,顯得非常具有鄉土氣息。

席草的組詞

- 席子:用席草編織而成的蓋在床或地上的用具。

- 茅屋:用茅草蓋頂的房屋。

- 茅草:一種生長在水邊或沼澤地的草本植物。

席草的近義詞

茅草、草席

席草的反義詞

木材、瓦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