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底節的意思、底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底節的解釋

砥砺節操。底,通“ 砥 ”。《漢書·鄒陽傳》:“今 吳 楚 之王練諸侯之兵,敺白徒之衆,西與天子争衡, 濟北 獨底節堅守不下。” 晉 陸雲 《九愍·行吟》:“申修誠以底節,反内鑒而自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底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及用法:

一、本義解析(古籍中的用法)

含義:指“砥砺節操”,即磨煉和堅守高尚的品格。
通假字:“底”通“砥”,意為磨刀石,引申為磨煉。
出處:

  1. 《漢書·鄒陽傳》記載:“濟北獨底節堅守不下”,描述在困境中堅守氣節的行為。
  2. 晉代陸雲《九愍·行吟》中“申修誠以底節”,強調通過修養誠心來磨砺品格。

二、現代引申義(口語或特定語境)

含義:可理解為“道德底線”,指個人在面臨誘惑或壓力時堅守的原則。
使用場景:多用于強調不輕易妥協的态度,例如:“做人要守住底節,不為利益所動”(口語化表達)。

三、實際應用示例

  1. 古籍引用:如提到的“濟北獨底節堅守不下”,指戰争中堅守氣節。
  2. 現代造句:的例句“相濡以沫白頭老,攜手把幸福進行到底節”,将“底節”引申為對感情的堅守。

四、相關拓展

近義詞:砥節砺行、堅守原則。
注意:在正式語境(如學術、文學)中,建議優先采用“砥砺節操”的本義;日常交流中可根據語境靈活使用引申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漢書》或陸雲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底節(dǐ jié)是一個漢字詞彙,拆分部首為“廣”和“月”,共有8個筆畫。底節源于《莊子·外物》一章,意思是指事物的根本和本質,也可以指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質。 底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底節」。 在古時候,底節的漢字寫法并沒有變化,仍然是現在所見的形式。 以下是一個關于底節的例句:他的底節非常正直,無論遇到什麼誘惑都不會動搖。 與底節相關的組詞有:底蘊、底線、底色。 近義詞可以是:底蘊、底氣、底子。 反義詞可以是:表面、外表、虛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