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瑣言的意思、瑣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瑣言的解釋

(1).瑣碎的言談;閑談。 唐 劉知幾 《史通·書事》:“ 王隱 、 何法盛 之徒所撰 晉 史,乃專訪州閭細事,委巷瑣言,聚而編之,目為鬼神傳録,其事非要,其言不經。” 明 何景明 《淮水》詩:“維教言是由,毋瑣言是謀,毋戲言是流。” 清 鈕琇 《<觚賸>自序》:“姑存此日瑣言。”

(2).記述逸聞、瑣事的一種文章體裁。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述》:“史氏流别,殊途并騖。榷而為論,其流有十焉:一曰偏紀,二曰小録,三曰逸事,四曰瑣言……若 劉義慶 《世説》, 裴榮期 《語林》, 孔思尚 《語録》, 陽玠松 《談藪》。此之謂瑣言者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沿襲》:“ 唐 孫光憲 有《北夢瑣言》。按,《晉書》:‘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盜發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得竹書數十車,其《瑣言》十一篇。’乃知古已有瑣言。”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三:“正史以外,有以偏方為紀者……有以一言一事為紀者,如 劉知幾 所稱瑣言當以 劉義慶 《世説新語》第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瑣言"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核心釋義

"瑣言"指瑣碎、細小的言論或記載。其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1. 内容性質:指零散、細碎、不系統的言論或文字記錄,常帶有無關緊要或價值有限的特征。
  2. 文體形式:古代筆記體文學的一種,如《世說新語》的别稱《世說新語·瑣言》,專記人物轶事、社會風俗等片段性内容(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語義演變與用法

三、文化内涵與關聯概念

四、權威文獻例證

《論語·子張》中"小道可觀"的注解(何晏《論語集解》)提及:"小道謂技藝,若瑣言微辯",将"瑣言"與技藝類比,強調其雖非大道卻具觀察價值(來源: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中華書局編輯部.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新華成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4. 永瑢 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中華書局影印本.
  5. 何晏. 《論語集解》. 收錄于《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瑣言”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uǒ yá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瑣碎的言談或閑談
    指日常生活中零散、不重要的言論,或非正式的隨意交談。例如,唐代劉知幾在《史通·書事》中批評某些史書“專訪州闾細事,委巷瑣言”,認為這些内容缺乏重要性。明代何景明在詩中亦用“毋瑣言是謀”強調應避免無意義的閑談。

  2. 古代的一種文章體裁
    特指記錄逸聞、瑣事的文體,屬于史書雜述的類别。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雜述》中将“瑣言”列為史書十大流别之一,并舉例《世說新語》《語林》等作品為此類文體的代表。

二、曆史與應用

三、總結

“瑣言”既可指日常瑣碎的言論,也指一種以記錄逸事為主的文體。其雙重含義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曆史演變中的豐富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報羅拔砦北山羊筆談比物伯遠帖昌輝常馔蟬嘒重光出歸蹉踏代管待聘耽好定體跺足鵝毛素二立二十五弦放僻邪侈浮費咈逆高概隔涉共存公款公正廉潔國服黃金軀浣花昏旭儉退焦瘦驚諕幾音看承苦幹連署臨街盲文枚紀夢官旁眺佩戴啌啌切字僧伽棃山毛省哉事兒隨聲是非泰國逃匿僞傳渥耀五威将帥相埒小性子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