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盬的意思、靡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盬的解釋

(1).謂無止息。指辛勤于王事。《詩·唐風·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盬者,息也……《爾雅》曰:‘栖、遲、憩、休、苦,息也。’苦讀與靡盬之‘盬’同。” 唐 白居易 《安南告捷軍将黃士傪授銀青光祿大夫試殿中監制》:“戎首來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無違。” 明 張居正 《壽漢涯李翁七十序》:“諫議官瑣闥,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獨念翁老欲歸,而天子遂許之,使諫議無靡盬之歎,翁得以介眉壽之福。”

(2).借指王事,公事。《後漢書·劉陶傳》:“竊見比年以來,良苗盡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盬之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盬”的漢語詞典釋義

“靡盬”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靡”和“盬”兩個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沒有止息、沒有停歇,常用于形容事務繁忙、不得安甯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 詞義解析

  1. 本義與核心含義:

    • 靡 (mí): 本義為“無”、“沒有”。《說文解字》:“靡,披靡也。從非,麻聲。”段玉裁注:“引申為凡物分散之稱,又為無也、不也。”在此詞中取其否定義“無”、“不”。
    • 盬 (gǔ): 本義指未經熬制的粗鹽,或指不堅固。《說文解字》:“盬,河東鹽池也。… 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或曰生鹽。”引申義為“止息”、“停歇”、“堅固”(“不盬”即“不堅固”)。在“靡盬”一詞中,取其“止息”、“停歇”之義。
    • 合成義: “靡盬”即“無休止”、“不停息”。指事務或狀态持續不斷,沒有完結或安甯的時候。
  2. 引申與常用語境:

    • 該詞最常用于描述王事(國家政事、公務)或戰事的繁忙不息,表達當事人因公務纏身、勞苦不堪而無法得到休息的境況。
    • 也可泛指其他繁重、持續不斷的事務或令人不得安甯的狀況。

二、 典籍用例 “靡盬”一詞在先秦典籍中已有使用,尤以《詩經》中的用例最為著名和典型:

  1. 《詩經·唐風·鸨羽》:
    •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 釋義: 這裡的“王事靡盬”反複詠歎,強烈表達了服役者因君王的事務無窮無盡、不得停歇,導緻無法耕種以奉養父母的痛苦和悲憤。這是“靡盬”最經典、最廣為人知的用法(參考來源:《詩經》原文,普遍收錄于各類古籍及漢語詞典)。
  2. 《詩經·小雅·四牡》:
    • “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
    • 釋義: 同樣表達行役之人因王事繁忙不止而産生的悲傷和無法安居的愁苦。
  3.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 引述《詩經》句:“‘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東西南北,誰敢甯處?”
    • 釋義: 此處引用《詩經》成句,用以說明諸侯大夫為國事奔走,不敢安居(參考來源:《左傳》原文,普遍收錄于各類古籍及漢語詞典)。

三、 字形與字義補充

“靡盬”是一個典型的古漢語詞彙,意為“沒有止息”、“不得安甯”,尤其特指國家公務或戰事的繁忙不息,使人勞苦困頓。其經典出處和用例主要集中在《詩經》中,生動反映了古代服役者的艱辛生活,後亦被其他典籍引用。理解該詞需結合“靡”(無)與“盬”(止息)的本義及引申義,并置于特定的曆史文獻語境中把握其确切含義。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靡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釋義

    • 指辛勤于王事而無止息:該詞原意強調為君王或公務持續操勞的狀态,帶有“無休止”的意味。例如《詩經》中“王事靡盬”即形容公務繁忙難以停歇。
    • 借代指王事或公事本身:後衍生為直接代指朝廷事務或官方職責。
  2. 語境與用法
    多出現于古代文獻,如《詩經·小雅·四牡》中“王事靡盬,不遑啟處”,體現對公務繁重的感歎。需注意其現代使用極少,常見于文言解析或曆史文本研究。

  3. 關聯詞彙
    與“靡盬”相關的成語包括“靡靡之音”“所向披靡”等,但語義關聯較弱,主要共享“靡”字表“無、不”的含義。

提示:因該詞屬生僻古語,建議結合具體文獻上下文進一步理解。以上解釋綜合了權威詞典與網絡釋義,若需深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詩經》注本。

别人正在浏覽...

安肆白冠白日衣繡扳機保鮮采禮長鉟廛閈纏身寵憚充華催促單虛德庇詄蕩蕩締生短番鄂都惡客二衛肺泡榦輔耕斂郭門黃榆塞嘉誨節上鹡鸰科激溜僅存金鳳凰樂而忘死連署鬣鬃靈湫痲痹不仁馬鲛魚墨迹未幹年家子排歌叛反炮制勤笃情緻七葉日征月邁戎節肉飛仙三刺霜枝水帝熟暑鎖試太孫謂詞維嵩枭獍崤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