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所向披靡 ”。
“所向皆靡”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东观汉记》原文或权威词典。
《所向皆靡》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所向无敌、无人能敌。它形容自己的力量或者行动无人能够抵挡或者阻挡。
《所向皆靡》这个词可以分解成四个部分:所、向、皆、靡。
「所」是由才字旁和手字旁组成,总共5画。
「向」是由攴字旁和口字旁组成,总共6画。
「皆」是由白字旁和⿂字旁组成,总共12画。
「靡」是由革字旁和米字旁组成,总共革字旁有6画,米字旁有6画。
《所向皆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后汉书·鲍信传》中。鲍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战场上极其勇猛,所向披靡,无人能挡。
《所向皆靡》的繁体字为「所向皆靡」,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规范中,「所向皆靡」的「所」字可以写作「所」,「向」字可以写作「曏」或「向」,「皆」字可以写作「皆」或「皀」,「靡」字可以写作「靡」或「弭」。
1. 他的领导能力和魅力使得他在团队中所向皆靡。
2. 这支军队的实力强大,他们进攻时所向皆靡。
1. 国士无双:形容某个人在一定领域内才能超群,无人能比。
2. 杀气腾腾:形容气势凶猛,充满杀机的样子。
3. 一往无前:形容坚定自信,毫不犹豫地向前进取。
1. 手到擒来:意为手一伸就能够抓到,形容易如反掌。
2. 势如破竹:形容进展迅猛,所向披靡。
3. 势不可挡:形容力量强大,无人能够抵挡。
1. 势单力薄:意为力量和实力都很薄弱,面对困难无法应对。
2. 势两败俱伤:形容双方力量相当,都会受到损伤。
3. 势如破麦:形容进展困难,无力推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