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消散;消失。《素問·示從容論》:“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 漢 王充 《論衡·死僞》:“且死者精魂消索,不復聞人之言。”《朱子語類》卷一三○:“士氣至此,消索無餘。” 明 湯顯祖 《紫箫記·托媒》:“自到 花卿 府,遊興便已消索了。”
(2).寂寞冷落。《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6*春情》:“‘你家搬在那裡好麼?’ 八老 道:‘甚是消索。’”
(3).猶匮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姊從郎君千裡間關,囊中消索,吾等甚不能忘情。”《紅樓夢》第一○三回:“那 夏 家先前不住在京裡,因近年消索,又惦記女孩兒,新近搬進京來。”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消索漢語 快速查詢。
“消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種主要解釋:
指事物逐漸減少或完全消失,常用于描述自然現象或抽象概念。例如:
形容環境或氛圍蕭條、冷清。例如:
表示資源或狀态的短缺。例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義。其讀音為xiāo suǒ,注音符號為ㄒㄧㄠ ㄙㄨㄛˇ。
消索是一個動詞,指某種追尋或奔走的行動。在現代漢語中,它通常用來形容追查或尋找人或物的過程。
消索的拆分部首是三點水(氵)和手(扌),總計5個筆畫。
消索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以索具(用于捕捉和探索)進行搜尋,通過手的運動追尋物體的行為被用來形容尋找的過程。
消索的繁體字為「消索」。
在古時候,消索的寫法稍有不同,為「消樂」。其中,「樂」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左邊是貝字旁,右邊是手字旁。
1. 他在消索失蹤的孩子。
2. 警方正在消索作案工具的蛛絲馬迹。
消索的相關詞彙有:搜索、尋找、追查等。
消索的近義詞包括:追尋、查找、探尋等。
消索的反義詞可以是:隱藏、逃避、回避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