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曲懸的意思、曲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曲懸的解釋

見“ 曲縣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曲懸”是一個古代禮制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曲懸”是“曲縣”的異寫形式,其中“縣”為“懸”的古字。根據《周禮》,諸侯的樂器懸挂方式為三面陳列,形制呈彎曲狀,故稱“曲懸”(或“曲縣”),與天子四面懸挂的“宮懸”形成等級差異。

  2. 曆史文獻依據
    《左傳·成公二年》記載:“請曲縣、繁纓以朝,許之。”杜預注:“軒縣也。周禮,天子樂宮縣四面,諸侯軒縣,阙南方。” 此處“曲縣”即指諸侯的禮樂規制,僅保留東、西、北三面懸挂樂器,南面空缺。

  3. 結構與象征意義

  1. 其他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到“曲懸”可形容“危險局勢”,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或誤用。建議在學術或曆史語境中優先采用禮制相關釋義。

“曲懸”主要用于描述周代諸侯的禮樂規範,需結合《周禮》《左傳》等典籍理解其文化内涵。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十三經注疏》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曲懸

曲懸(qū xu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筆畫數為11畫。

拆分部首:

曲 – 左上部分,是由曰和勹組成的,表示“彎曲”的意思;

懸 – 右下部分,是由千和糸組成的,表示“懸挂”的意思。

來源:

曲懸在《莊子·逍遙遊》中有所提及,形容人們心情懶散、遊手好閑的樣子。後來,這個詞逐漸用來形容人們産生遲延和不緊張的心态。

繁體:

曲懸(qū xuán)可以作為《曲懸》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曲的上部為口,下部為弓;懸的上部為毋,下部為糸。隨着時間的流逝,字形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例句:

1. 他總是曲懸度日,沒有任何進取的動力。

2. 這個人的性格曲懸,缺乏積極性。

組詞:

1. 困頓曲懸 – 形容陷入困境,無法擺脫。

2. 心情曲懸 – 指心情懶散,沒有壓力。

近義詞:

1. 疏懶 – 指懶散、不勤奮。

2. 遊蕩 – 指閑逛、沒有目的性。

反義詞:

1. 動勁 – 指富有活力,有幹勁。

2. 上進 – 指積極向上,有進取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