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孙思邈的意思、孙思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孙思邈的解释

(581-682)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患病,刻意学习医术,总结前人的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医德高尚,对病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心救治。被后人尊为“药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孙思邈(541年-682年),字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其名“思邈”取自《周易·系辞》“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寓意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与崇高追求。据《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孙思邈幼年多病,遂立志习医,通晓百家学说,尤精医药,主张“大医精诚”的医德理念。

孙思邈的代表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经验,涵盖内、外、妇、儿等科,首次提出“妇人方”独立成科,奠定中医妇科基础。其医学思想强调“预防为先”,主张食疗养生,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观点。在药物学领域,他详细记录药材采集、炮制方法,并首创“阿是穴”针灸疗法,影响深远。

历代对孙思邈的尊崇体现在民间信仰与官方祀典中,如陕西耀州药王山至今留存其隐居遗迹,明代《本草纲目》亦多次引用其学说。现代学者通过考据《新修本草》等文献,证实孙思邈对中医药标准化、系统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孙思邈”词条
  2. 《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卷》
  3. 《千金要方》影印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4. 中国中医药学会官网“古代名医”专栏
  5. 《唐史研究》2023年医药史专刊
  6. 陕西药王山博物馆官网
  7. 《中华医史杂志》孙思邈专题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孙思邈(约581年—682年)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被尊称为“药王”,在道教中也被奉为“真人”。以下是对其生平和贡献的详细解释:

一、生平背景


二、主要成就

  1. 医学著作

    • 编撰《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系统总结唐代以前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收录药方5300余首。
    • 参与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659年)。
  2. 医学创新

    • 首倡妇科、儿科独立成科,并对外科、五官科有深入研究。
    • 重视民间验方,强调“济世活人”,主张医者需亲尝草药、实地考察。

三、医德思想

在《大医精诚》中提出:


四、养生与影响


孙思邈融合医术与仁德,推动中医学科体系化,其著作和思想对东亚医学影响深远,堪称“苍生大医”典范。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药方或养生方法,可查阅《千金要方》原文或相关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磝衍百嬾千慵被告北京邮电大学本该参撰称説鸱张磁悬浮车辆打干灯苗翻肠搅肚放习方重斐变高蝉告老在家狗年亥有二首六身翰飞戾天呵佛骂祖何所不有厚大画缋靖嘉浸泡迥胜袀袨军长旷旷老钱老先生类聚群分了脱厘饬临祚陇头僇市名画鸣铗内转捻枝拟题批亢抵巇皮胶敲沙罐入寐山萧删治深见跳黄浦体物颓景煟然宪禁鲜淟现有小咬下死西池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