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敬的意思、肅敬的詳細解釋
肅敬的解釋
猶恭敬。《禮記·樂記》:“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 唐 高彥休 《唐阙史·李文公夜醮》:“郡客有 李處士 者,自雲能通鬼神之言,言事頗中,一郡肅敬。”《紅樓夢》第八五回:“一時,那太監出來説了個‘請’字,爺兒五個肅敬跟入。”
詞語分解
- 肅的解釋 肅 (肅) ù 恭敬:肅立。肅坐。肅然。 嚴正,認真:嚴肅。肅靜。肅穆。整肅。 躬身作揖,迎揖引進:肅客。 萎縮:肅殺。 筆畫數:; 部首:聿; 筆順編號:
- 敬的解釋 敬 ì 尊重,有禮貌地對待:尊敬。緻敬。敬重(恘 )。敬愛。敬仰。恭敬。敬辭。敬慕。敬獻。 表示敬意的禮物:喜敬。壽敬。 有禮貌地送上去:敬酒。敬香。 謹慎,不怠慢:慎始敬終(自始自終都謹慎不懈)。
網絡擴展解釋
“肅敬”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恭敬、莊重的态度,常見于書面語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内心與行為上的敬畏、尊重,常強調态度端正、嚴肅莊重。
- 詞素拆分:“肅”本義為戰戰兢兢、敬畏小心;“敬”即尊敬,二者結合強化了“敬畏與尊崇”的意味。
2.出處與典籍引用
- 最早記載:出自《禮記·樂記》:“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
- 其他文獻:
-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
- 《紅樓夢》第八五回:“爺兒五個肅敬跟入。”。
3.使用場景
- 宗教與禮儀:如“惟耶和華在他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他面前肅敬靜默”(《哈巴谷書》2:20)。
- 日常行為:形容對他人的莊重态度,如“姚古深鞠一躬,面帶肅敬”。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恭敬、虔敬、肅然。
- 關聯詞:肅穆、肅立、肅靜。
5.例句參考
- 蘇州官差舉着“肅敬”“回避”的牌子,簇擁轎子行進。
- 形容場合莊重:“衆人肅敬而立,不敢喧嘩。”
“肅敬”多用于正式或宗教場合,強調由内而外的敬畏态度。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禮記》《史記》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肅敬
肅敬,是一個用于形容人對神聖、莊嚴事物表示敬意的詞語。它具有莊重、恭敬、虔誠等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肅敬由“⺼”(月部)和“斤”(刀部)兩個部首構成。它的筆畫數為17畫。
來源:肅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堯典》中,用以形容人們對上天的崇敬之情。
繁體:肅敬(台灣、香港地區稱之為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肅敬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肅字在古代寫作“肅”,敬字在古代寫作“敬”。所以,肅敬在古代寫作“肅敬”。
例句:
1. 孔子的學生們都對他報以肅敬的态度。
2. 我們應該肅敬生命,珍惜每一天。
組詞:恭肅、莊肅、肅然、莊嚴
近義詞:敬仰、尊敬、崇拜
反義詞:輕慢、冷漠、不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