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皓的意思、太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皓的解釋

(1).即太皞。傳說中古帝名。《楚辭·遠遊》:“歷 太皓 以右轉兮,前 飛廉 以啟路。”參見“ 太皥 ”。

(2).天。《後漢書·郎顗傳》:“陛下若欲除災昭祉,順天緻和,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則太皓悅和,靁聲乃發。” 李賢 注:“太皓,天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皓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太皓(tài hào)為古漢語詞彙,本義指天或天空,引申為自然宇宙的至高狀态。

二、文化溯源

  1. 道家宇宙觀

    《淮南子·覽冥訓》載:“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曆之數……太皓之和也。”此處“太皓”指自然規律的至高協調狀态,體現天人合一思想 。

  2. 天文星象關聯

    唐代《晉書·天文志》以“太皓”為西方天帝之名,主秋令,與五行學說中的“金”相應,成為星象體系坐标之一 。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太皓”常喻澄澈之境或理想世界。如李白《大獵賦》:“而太皓悅兮,将往觀乎四荒。”以“太皓”代指天道,抒發對宇宙秩序的禮贊 。

四、現代語義延展

當代使用中,該詞多見于古籍研究、文化哲學領域,強調其本體性(如“太皓之氣”指先天元氣)及象征性(如喻指光明正道)。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辭源》(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15)
  3. 《淮南子》(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晉書·天文志》(中華書局,1974)
  5. 《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

網絡擴展解釋

“太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詞義

  1. 古帝名
    即“太皞”(或寫作“太昊”),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帝王,與伏羲相關,代表東方之神。
    文獻例證:《楚辭·遠遊》中“歷太皓以右轉兮”即指此人物。

  2. 天的代稱
    在部分古籍中,“太皓”被引申為“天”的象征,如《後漢書》提及“太皓悅和”即指天象和諧。


二、其他延伸含義

  1. 神話意象
    部分解釋結合“太陽”與“皓月”的神話意象,形容明亮光輝之物(如月亮),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化表達,非核心詞義。

  2. 姓名寓意
    在姓名學中,“太皓”被賦予清雅、成功等象征,但屬于現代衍生含義,與古義無直接關聯。


三、使用場景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獲取更權威的文獻例證與訓诂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遍宇比先側目而視車軌出份子篡人耽飲蹈隙蹈兇第二乘短款帆闆方準犯政風煙臯舟咯痰閨豔姑章浣花叟華胥徽纏賤族驕矜睫眼間進本退末進功金箓郡主浪穹廊下餐諒士靈粹鸾牋碌簌驢臉答挂藕花平白潑墨紫歉忱千瓦怯怯癡癡青芊熱頭三窮上尖兒商議侍女霜猋鎖鍊添酒調喉鐵鑛土風鮮伶伶仙藻曉察小隊子宵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