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杜門自守的意思、杜門自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杜門自守的解釋

謂居家守其本分。《漢書·孔光傳》:“ 光 退閭裡,杜門自守。” 清 劉大櫆 《與吳閣學書》:“是以杜門自守,遙望堂階,茫如梯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杜門自守

釋義

指關閉門戶,不與外界往來,安守本分以避禍或自持節操。該成語強調主動隔絕外部幹擾,保持自我約束的狀态。


詳細解析

  1. 字義拆解

    • 杜門:

      “杜”意為堵塞、關閉,“門”即門戶。合指關閉家門,謝絕訪客。語出《史記·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

    • 自守:

      指自我約束、堅守節操或安于本分。《漢書·劉歆傳》載:“閉門自守,不雜塵俗。”

  2. 典故與用法

    源自東漢班固《漢書·孔光傳》:“光退闾裡,杜門自守。”描述宰相孔光辭官歸隱後閉門謝客、謹言慎行的生活狀态。後世多用于形容:

    • 避禍退隱:在政治動蕩中主動遠離是非。
    • 修身自律:文人隱士堅守清貧、專注學問的操守。
    • 消極防禦:被動隔絕外界以保全自身(含貶義)。
  3.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閉門謝客、深居簡出、杜門卻掃。
    • 反義詞:廣結良緣、開門揖客、抛頭露面。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杜門自守”詞條,釋義為“閉門不出,潔身自保”,引《漢書·孔光傳》為典源。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辭源》(第三版)

    強調其隱含“不與外界往來以避禍”的消極含義,并引明代歸有光《與沈敬甫書》用例。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古代漢語詞典》

    從構詞角度分析“杜”的“堵塞”本義,指出該詞常見于史書人物傳記中。

    來源:中華書局,2014年。

網絡擴展解釋

“杜門自守”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ù mén zì shǒu,其核心含義是關閉大門,安分守己,通常指主動與外界隔離,保持低調或恪守本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語境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擴展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清代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兇倍阿别具隻眼毚鼎躔度長纓饬駕癡雨初衣大絃奠飨丁甯獨行獨斷防禦蜚遽肥事酆城龍劍佛壇副葉覆杅感恩圖報幹樞割襟之盟乖譌龜蒙訇豁厚報餱糧懷二灰礮溷圊建标兼彩見象見異思遷精勁居龐苦相朗魄攬統漏奪沒世無稱珉石内庭鳥歌俳語前孃棋友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上溯山峽説古道今熟研四邊形唆犯剔犀無間可乘無主霞帶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