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呈。舊時緻長輩或上級書劄結束用語。如:特此肅呈,敬叩崇安!
“肅呈”是舊時書信中的敬辭,用于表達對尊長或上級的恭敬态度,具體釋義如下:
指恭敬地呈上書信或文書,屬于傳統書信結尾的固定用語,常見于正式場合對長輩、上級的書面溝通中。例如:“特此肅呈,敬叩崇安!”
當代正式文書更傾向于使用“謹呈”“此緻敬禮”等簡潔表述,但了解“肅呈”有助于解讀古籍、家書等傳統文本。
《肅呈》是一個成語,意為鄭重地、謹慎地呈送或提交某事物。
《肅呈》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竹字底部)和“口”(左邊一個豎折,右邊一個橫)。它總共有12畫。
《肅呈》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三十二年》這個古代經典文獻中,用于描述向君主呈獻禮物或報告事情時的态度和方式。
《肅呈》的繁體字為「肅呈」。
在古代,漢字《肅呈》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保持了現代寫法的基本結構。古時候的寫法更加繁複,具有更多的細節和筆畫。
1. 大臣們肅呈上表,報告國家的重要事務。
2. 他肅呈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向上級彙報了項目的進展情況。
1. 肅清:指清除污穢、整頓秩序。
2. 肅穆:形容莊嚴肅穆,充滿敬意和恭敬。
3. 肅靜:指場所安靜,沒有雜音和喧嚣。
鄭重、謹慎、嚴肅、莊重
輕率、隨意、隨便、漫不經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