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撤除亡者靈位。《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自古苦日難熬,歡時易過,暑往寒來,早已孝服完滿,起靈除孝,不在話下。”《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春兒 備了三牲禮,香燭紙錢,到 曹氏 墳堂拜奠,又将錢三串,把與 可成 做起靈功德。”
(2).把停着的靈柩運走入土。《歧路燈》第六三回:“後邊 孝春 聽的起靈,一擁兒哭上前廳來。” 陸地 《美麗的南方》二五:“ 杜為人 和 俞任遠 他們本來是不主張扛幡的,到要起靈時, 蘇嫂 把 福生 抱來了, 亞升 的母親也給兒子包塊白布頭巾,腰上紮條白布帶跑來送靈榇上山。”
“起靈”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撤除亡者靈位
指在喪禮結束後,将供奉的靈位或祭祀物品移走,标志喪事告一段落。例如《古今小說》中提到:“孝服完滿,起靈除孝”。
運送靈柩或骨灰入土
指将停放的靈柩或骨灰從靈堂移至墓地安葬的過程。如《歧路燈》描述:“後邊孝春聽的起靈,一擁兒哭上前廳來”。
若需進一步了解傳統喪葬流程或文學化用法,可參考《古今小說》《歧路燈》等文獻。
起靈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起”和“靈”兩個字組成。
起的部首為“走”,總筆畫數為6,在字形結構上可以分為從左到右橫畫、縱畫、橫畫、撇、點五個筆畫。
靈的部首為“火”,總筆畫數為8,在字形結構上可以分為從左到右橫畫、撇、捺、橫畫、豎畫、撇、撇、點七個筆畫。
起靈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可能與祭祀、宗教信仰等相關。在宗教儀式或祈福活動中,起靈通常指喚起神靈或鬼魂,使其降臨人間,以達到某種目的。
在繁體字中,起靈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起的字形較早的形态為“赨”,其字形結構上由“走”和“弓”組成,表示疾走的樣子。靈的字形較早的形态為“靈”,其中的“青”表示精神或神秘之意。
例句:
1. 在傳統的祭祀儀式上,人們會燃起香火,祈禱起靈。
2. 他通過誦經起靈,試圖與逝去的親人溝通。
組詞:
起義、起初、起伏、起因、起跑、靈魂、靈感、靈活、靈丹妙藥、靈性。
近義詞:
喚醒、請神、祈願、禱告、招魂。
反義詞:
沉睡、沉默、不靈、無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