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送聲的意思、送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送聲的解釋

樂曲終而和以他詞,謂之“送聲”。《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歡聞歌》 郭茂倩 題解引《古今樂錄》:“《歡聞歌》者, 晉穆帝 升平 初,歌畢輒呼‘歡聞不?’以為送聲,後因此為曲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太常丞 呂才 上言:‘ 舜 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是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今以禦《雪詩》《白雲歌》。古今奏正曲復有送聲,君唱臣和之義,以羣臣所和詩十六韻為送聲十六節。’”參閱 明 楊慎 《升庵詩話·樂曲名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送聲”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區别,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音樂術語(主流解釋)

指在樂曲結束時附加其他詞句或和聲,作為收尾呼應。這一用法常見于古代樂府詩及宮廷音樂,具有特定的儀式感。

2.成語含義(較少見)

指聲音傳送得遠,源自古代戰争中的號角、鼓聲傳令方式,強調聲音的遠播功能。

補充說明

現代語境中,“送聲”偶爾被引申為傳遞祝福或信息(如提及的節日問候),但此用法非傳統釋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建議結合權威文獻(如《樂府詩集》《新唐書》)進一步探究其音樂相關的曆史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送聲的意思

《送聲》是一個成語,意為返國報信。通常形容使命完成後返回故鄉,向親友報告好消息或重要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送聲》這個詞由部首辶(zou)和聲組成,辶是走的意思,聲表示聲音。

拆分得到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部首:辶(zou)
筆畫:辶(1畫),聲(7畫)

來源

《送聲》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其中一篇的故事中。故事描述了一個人遠行,途徑一片荒野,隻見一棵大樹倒下,想要提醒家鄉的人,便把這個消息告知一個路過的人,讓他為自己“送聲”報告這個重要情況。

繁體

《送聲》的繁體寫法為「送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送聲》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略有不同,具體需要參考不同時期的古籍資料。

例句

1. 他完成任務後,迅速回國向親友們《送聲》報告好消息。

2. 因為她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她必須《送聲》給聾子的女兒。

3. 在古代,信息傳遞不方便,有時人們需要徒步遠行,親自《送聲》将重要消息傳達給人們。

組詞

送人、送行、送禮、送别、聲波、聲響、聲音、聲調等。

近義詞

傳音、遞信、傳訊等。

反義詞

失聲、閉口、隱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