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民動衆的意思、勞民動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民動衆的解釋

動用衆多民力去做某件事。《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三》:“經年之輓粟飛芻,繼日而勞民動衆,常煩漕運,不給供須。” 明 李贽 《複麻城人書》:“能使 西夏 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撲滅,不至勞民動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勞民動衆”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láo mín dòng zhòng,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動用大量民力去做某件事,通常帶有耗費人力、物力的負面色彩。例如古代大規模工程或軍事行動需要征調民衆,導緻勞役繁重。

  2. 逐字拆解

    • 勞:使民衆勞累(使動用法)。
    • 民:百姓、民衆。
    • 動:動用、調動。
    • 衆(衆):衆多人力。

出處與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擴展說明

該成語強調對民力的消耗,常用于曆史或社會分析中,提醒決策需權衡效率與民生影響。例如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批評某些項目“形式主義”或“資源浪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勞民動衆

《勞民動衆》是一個成語,意指動用大批的人力,去完成一項繁重的工作或事務。它通常用來形容一種集體行動,需要大量的人參與和付出努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勞- 力量(力)、勞動(告)

民- 人民(人)、國民(囗)

動- 動作(力)、動态(雲)

衆- 人衆(人)、衆多(羊)

《勞民動衆》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孟子》,其中有一句名言:“萬事開勞民,中心動衆庶。”後來,這句話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凝聚衆人力量,共同完成某項艱巨的任務。

在繁體中文中,勞民動衆的寫法為「勞民動眾」。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勞字的古寫形态為「勞」。而民字的古寫形态為「漢」。動字的古寫形态為「動」。衆字的古寫形态為「眾」。

例句:

1. 為了完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我們需要勞民動衆。

2. 面對突發的災難,他們積極組織人力,勞民動衆,全力救援。

組詞:

1. 勞苦:經過辛勤勞動而感到疲憊和辛苦的狀态。

2. 動力:推動事物運動或改變的力量。

近義詞:

1. 召集人力:指組織召集大量人力。

2. 動員人群:指號召人們積極參與某項行動。

反義詞:

1. 懶散無為:指人們不願意積極參與或付出努力。

2. 閑逸安逸:指人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不需要努力工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