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祭祀中緻禱辭的人。《清史稿·禮志四》:“司祝獻酒,舉神刀,禱祝。”
(2).指廟宇中管香火的人。《大馬扁》第八回:“湊巧觀音堂的司祝因年老不大濃睡,卻起來開了廟門乘涼,且看月色。”
“司祝”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在古代祭祀活動中,“司祝”負責宣讀禱辭、主持儀式。例如《清史稿·禮志四》記載:“司祝獻酒,舉神刀,禱祝。”這一角色在宗教或官方祭祀中具有重要地位,需通過特定禮儀與神靈溝通。
“司祝”也指寺廟中負責維護香火、管理日常事務的人員。如清末小說《大馬扁》第八回提到:“觀音堂的司祝因年老不大濃睡,卻起來開了廟門乘涼。”這類職務多由長期居住廟宇的人擔任,需熟悉宗教儀軌。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清史稿》《大馬扁》等文獻原文,或專業辭書如《漢語大詞典》。
《司祝》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祭祀、祝福的意思。
《司祝》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7。
《司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在古代,人們常常會舉行祭祀活動,以祈求神靈的保佑和祝福。《司祝》一詞則是用來形容主持、執掌這些祭祀活動的人。
《司祝》的繁體寫作「司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不同于現代的變化。古時候,《司祝》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相似的形狀和意義。
1. 大祭司祝福全體信徒。
2. 他被選為本屆祭典的司祝。
- 祭司
- 祝福
- 祭祀
- 奉祀
- 祈禱
- 敬祝
- 詛咒
- 诽謗
- 謾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