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頭推薦。《漢書·循吏傳·黃霸》:“ 勝 又口薦 霸 於上,上擢 霸 為 揚州 刺史。”
“口薦”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ǒu jiàn,其核心含義為口頭推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推薦或稱贊某人、某事物。例如《漢書·循吏傳·黃霸》中記載:“勝又口薦霸於上,上擢霸為揚州刺史”,即通過口頭舉薦使黃霸獲得晉升。
字源與結構
曆史背景
該詞源于古代舉薦制度,尤其在漢代察舉制中,官員常通過口頭推舉人才,體現了當時社會對人際信任的重視。
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形容非正式的推薦行為,如職場中通過口頭介紹引薦人才,或日常交流中稱贊某事物。
“口薦”強調以言語為媒介的推薦方式,兼具曆史厚重感與現代實用性。
「口薦」是一個漢語詞彙,一般用來形容人們口頭上對某人或某事物的推薦、贊美或稱贊。
「口薦」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艹」。其中,「口」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口有關的含義;「艹」是「草」的古體,表示與植物有關的含義。根據這兩個部首的組合,你可以得到「口薦」這個詞。
在筆畫方面,「口薦」一共包含了6個筆畫。
「口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通過口頭傳承的方式進行推薦和贊美,這種傳統最終演變成現代漢語中的「口薦」。
在繁體中,「口薦」的寫法與簡體一樣,不存在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口薦」這個詞是以繁體的形式書寫的。古時候的寫法中,「口」字的上部寫得比較大,而「薦」字的形狀比現代漢字更為繁複。
1. 他口薦的這位候選人在業界頗有聲望。
2. 這本書是我朋友推薦的,看了以後覺得非常有意思。
組詞:口訣、薦書、薦覽、推薦等。
近義詞:推薦、贊揚、稱贊等。
反義詞:批評、指責、譴責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