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四大洲。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序》:“七金山外,乃鹹海也。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東 毘提訶洲 ,南 贍部洲 ,西 瞿陀尼洲 ,北 拘盧洲 。”參見“ 四大洲 ”。
“四洲”是佛教術語,指古印度宇宙觀中人類居住的四大部洲,具體解釋如下:
“四洲”即“四大洲”,源于佛教宇宙觀,指圍繞須彌山分布的四個大陸。根據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四洲分别為:
在漢語中,“四洲”偶爾作為成語使用,形容事物廣泛傳播或影響範圍遍及各地,但此用法較少見。例如:“商業網絡遍布四洲”。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宇宙體系或具體洲名差異,可參考《大唐西域記》及相關佛經文獻。
四洲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是“氵”、“冂”和“土”,筆畫數為10畫。
《四洲》這個詞最早出現于《漢書·地理志》中。《地理志》是西漢劉向所撰寫的一部中國地理學著作,其中提到了四大陸地,分别是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
《四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四洲」。
古時候拼音為sì zhōu的《四洲》還可以用“肆洲”來表示。在古漢字中,字形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仍然保留着四個大洲的概念。
1. 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是四洲的主要代表。
2. 他的旅行目的地跨越了四洲。
四洲的一些相關組詞包括:三洲、五洲、六大洲、七洲、洲際等。
四洲的近義詞包括:四大洲、大洲之一。
四洲的反義詞包括:陸地、五洲、六洲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