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傳·宣公三年》:“ 鄭文公 有賤妾曰 燕姞 ,夢天使與己蘭,曰:‘餘為 伯鯈 。餘,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 文公 見之,與之蘭而禦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 穆公 ,名之曰 蘭 。”後因稱婦人懷孕為“夢蘭”。 北周 庾信 《奉和賜曹美人》詩:“何年迎 弄玉 ,今朝得夢蘭。” 唐 杜甫 《同豆盧峰贻主客李員外賢子棐知字韻》:“夢蘭他日應,折桂早年知。”
“夢蘭”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含義的漢語詞語,其核心意義源于古典文獻,同時在現代語境中也有延伸用法。以下是詳細解釋:
“夢蘭”最初源自《左傳·宣公三年》的典故:春秋時期,鄭文公的妾室燕姞夢見天使贈予蘭花,後懷孕生下穆公。因此,“夢蘭”被用來代指婦人懷孕或受恩寵。例如:
象征美好願景
在非典故語境中,“夢”與“蘭”的組合可引申為對理想事物的向往,如形容未來憧憬或珍貴期望。例如:“他的創業計劃如夢蘭般美好。”
人名寓意
作為名字,“夢蘭”融合了“夢境”的想象力和“蘭花”的高潔品質,寓意品德高尚、志向遠大。例如古詩中“夢蘭他日應,折桂早年知”即贊人天資卓越。
若需了解完整典故原文或詩詞例證,可查閱《左傳》及唐代詩人作品(參考來源:、6、9)。
夢蘭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由“夢”和“蘭”兩個字組成。其中,“夢”意指睡眠中的幻覺或幻想,“蘭”則代表一種花草。結合在一起,夢蘭的意思可以解釋為睡夢之中的蘭花,或者是幻想中的美好事物。
“夢”字的部首是“木”,它由11個筆畫構成。而“蘭”字的部首是“艹”,它由14個筆畫組成。
夢蘭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被用來描繪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幻想和向往。繁體字中,“夢”字的最後一個铿锵喏聲音與“蘭”字相似,因此形成了“夢蘭”的聯想。
在古時候,“夢蘭”這個詞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漢字寫法。例如,“夢”可以用“夢”字替代,而“蘭”可以用“蘭”字替代。這些寫法都能表達相同的含義。
1. 他在夢蘭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2. 她的詩歌充滿了夢蘭的風采。
與夢蘭相關的組詞有:夢幻、夢境、夢想、蘭花等。
近義詞:幻想、夢幻、美好。
反義詞:現實、現實主義、現實境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