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巳牌的意思、巳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巳牌的解釋

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古代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子丑寅卯等十二支表示。官府在衙門前挂牌報時,故稱某時為某牌。《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6*春情》:“且説 吳山 到次日巳牌時分,喚 壽童 跟隨出門。”《儒林外史》第二回:“直到巳牌時候, 周先生 才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巳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巳牌"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語,主要與古代計時制度相關。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巳牌"指古代将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後,對應于"巳時"(上午9時至11時)的報時标志物。它通常以寫有"巳"字的木牌、銅牌等形式出現,由專人在官府或公共場所懸挂、敲擊,用以向民衆宣告時辰。

二、詞源與構成解析

  1. "巳":源自地支第六位,與生肖"蛇"對應。在時辰劃分中固定代表上午9-11時(巳時)。此計時法最早見于《漢書·律曆志》,确立于漢代。
  2. "牌":本義為标志、符信,引申為計時工具。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每日交五更……諸門橋市井已開,瓠羹店門首坐一小兒,叫賣小腸……每分不過二十文,并粥飯點心,亦開早市,直至天明。其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坊巷橋市,皆有肉案……至天明不絕。謂之'早市'。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卷三·天曉諸人入市)此處"牌子"即報時牌雛形。

三、計時功能與文化意義 "巳牌"作為時辰标識,反映了中國古代精密化的時間管理體系:

四、學術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時牌"條目釋義)
  2. 王力. 《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1999. (地支計時制度考釋)
  3.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注》. 鄧之誠注, 中華書局, 1982. (宋代市井報時制度)
  4. 施耐庵. 《水浒傳會評本》. 金聖歎評,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1. (時辰用語文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巳牌”是古代中國的時間單位,具體指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即“巳時”),其解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基本釋義

二、文化内涵

三、其他關聯釋義

部分資料提到“巳牌”可能指祭祀巳年(農曆第六個地支年份)的用具,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主流解釋仍以時間為主。

四、古籍與文學引用

如《古今小說》中“吳山到次日巳牌時分,喚壽童跟隨出門”,印證了該詞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總結來看,“巳牌”主要用于描述時間,兼具曆法和文化象征意義。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曆史文獻(如、8)。

别人正在浏覽...

柏酒白猿薄唇輕言弁韓不懷才大如海財運亨通斥遣池魚之殃抽摘黜除淳熙麤濁點差雕喪诋忤端午獨具一格法比坊巷風蝶分水感印孤劭故世護攢簡切了當嘉士津滴精赤肌肉掘子軍款占貍貓陵堂倫敦塔落不是曼荼羅明快磨揩镆鎁貧細普通翹首企足泣詩啟佑日久見人心上兌沈德釋迦牟尼水石吮癰舐痔恬沖鐵駁拖磨萬竅危劇瞎巴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