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量才授官。《左傳·昭公十四年》:“禮新,敍舊;祿勳,合親;任良,物官。” 楊伯峻 注:“ 賈逵 雲:‘物官,量能授官也。’ 俞樾 《平議》雲:‘物謂物色之也。’”
(2).謂百官之事業。《國語·楚語上》:“教之令,使訪物官。” 韋昭 注:“訪,議也;物,事也。使議知百官之事業。”
“物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指官職或地位僅有虛名而無實際權力或職責。該詞由“物”(虛名、空洞)和“官”(職位)組成,常用于形容某人雖居高位但缺乏實權或能力。例如:“他雖身居要職,卻是個物官,決策權完全不在手中。”
量才授官
出自《左傳·昭公十四年》:“任良,物官。”楊伯峻注引賈逵解釋為“量能授官”,即根據才能選拔官員。
百官之事業
見于《國語·楚語上》:“使訪物官。”韋昭注:“物,事也”,指官員的職責與事務。
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詞義,若涉及古籍研究可參考《左傳》《國語》等原典。
《物官》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可以指代由政府機構任命管理或監督物資供應、貿易、産業等事務的官員,也可以泛指管理物資事務的機構或部門。
《物官》是一個由部首“物”和“官”組成的詞語。“物”是指事物、物品,“官”是指政府、官方。
《物官》的筆畫數為9筆。
《物官》這個詞最早見于古代文獻《從秘書中辭》:“官宦之家必有物官之職,杜門而不外,使人多集之則為莊倉之宜。”可以看出,古代社會中已經存在着負責物資管理的官員和機構。
《物官》的繁體字為「物官」。
古時的《物官》在字形上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上仍然由“物”和“官”兩個部分組成。
1. 在古代社會,物官負責監督糧食的儲備和分配。
2. 現代的物官部門負責管理國家的物資流通和市場經濟。
物資、官員、官方、官府、官職等。
物資官、物資管理人員、物資職員。
民間經商、私人商貿、非官方物貿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