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毫厘。形容微细。氂,通“ 釐 ”。《三国志·吴志·华覈传》:“毖挹清露,沐浴凯风,效无丝氂,负闕山崇。”
“丝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基本含义
指极微小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毫厘”,形容事物极其细微。该词出自《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中“效无丝氂,负阙山崇”一句,意为“(功绩)没有一丝一毫,却背负如山般的过失”。其中“氂”通假为“釐”(即“厘”),属于古代计量单位的借用表达。
引申含义
部分文献中提及该词可能与婚嫁相关,如“丝幕牵红”的典故,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缺乏明确典籍佐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注意:由于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工具书进一步确认。
《丝氂》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轻柔、柔软、轻飘飘的样子。
《丝氂》的部首是丝,总共有6个笔画。
《丝氂》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楚辞》中的《九辩》篇。在这个篇章中有一句诗句:“礴兮契横,丝氂在中。”意思是形容奢侈富贵的装饰品,如细薄柔软的织物,飘逸的长袍等。
《丝氂》的繁体字为「絲氂」。
在古代,汉字《丝氂》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在现代汉字标准的规范下,该词的写法保持不变。
他的秀发飘散开,如同一缕丝氂。
丝绸、丝绒、丝带、丝线、丝网。
丝软、丝绵、轻柔、轻飘。
粗糙、笨重、粗犷、厚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