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念。《詩·周南·關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毛 傳:“服,思之也。”《後漢書·章帝紀贊》:“思服帝道,弘此長懋。” 南朝 宋 謝靈運 《燕歌行》:“誰知河漢淺且清,展轉思服悲明星。”
“思服”一詞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 思念、想念(主流含義) 根據《詩經·周南·關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經典用例,這裡的“思服”指日夜思念心上人,毛傳注為“服,思之也”。該釋義得到《後漢書》《燕歌行》等多部古籍例證支持,屬于最常見用法。
2. 思考、敬服(較少見) 《漢書·匈奴傳》中出現的“思服”被解釋為“佩服與順從”,而《宋史》等文獻中也有“深思帝道”的引申義。但這種用法在古籍中出現頻率較低,現代多用于姓名解析中表達“善于思考”的寓意。
補充說明
《思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心裡十分佩服,對某人或某事感到由衷的敬服。
《思服》的部首是「心」。它由5個筆畫組成。
《思服》由「思」和「服」兩個字組成。其中,「思」意為思考、思忖,「服」意為服從、敬服。結合在一起,表示深深地敬服并由衷地認同某人或某事。
《思服》的繁體寫法為「思服」。
在古代,「思服」的寫法并未有較大的變化,仍然使用「思服」這兩個字的組合。
1. 他的表現令我深感思服,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2. 她的聰明才智使我對她産生了思服之情。
思忖、服從、佩服、敬服等。
敬佩、景仰、崇拜。
輕視、鄙視、不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