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 貴戚官名。《遼史·太宗紀上》:“ 天顯 十二年……遣郎君 的烈古 、梅裡 疊烈 使 晉 。”《遼史·國語解》:“梅裡,貴戚官名。 述律皇後 族有 慎思 梅裡、 婆姑 梅裡,未詳何職。”
“梅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地理、文化背景綜合理解:
曆史地名
指商末周初吳國的都城所在地。據《吳越春秋》等文獻記載,其位置存在争議,梁代無錫令劉昭提出應在無錫梅裡村(今江蘇無錫梅村),該地存有太伯冢等遺迹。
遼代官職
為遼國貴戚官名,見于《遼史·太宗紀》等史料。例如“慎思梅裡”“婆姑梅裡”等稱謂,但具體職責未明确記載。
地理名稱
指梅裡雪山(藏語稱“卡瓦格博”),藏語“梅裡”意為“藥山”,因盛産藥材得名。它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位于雲南迪慶與西藏察隅交界處,以13座海拔6000米以上雪峰聞名。
争議與補充
部分詞典提及“梅裡”作為成語形容“聰明機智”,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解釋。
建議:若需深入研究,可優先參考權威史料(如《遼史》《吳越春秋》)及地理專著,謹慎對待單一來源的引申釋義。
梅裡(méi l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山,筆畫總數是9。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造字原理。梅指的是一種植物,梅花是中國傳統的名花之一,具有美麗的花朵和芳香的氣息,因此梅在文化中象征着冬季的生命和希望。裡是一個表示地點的詞語,在“梅裡”中可以理解為“梅花盛開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梅裡的寫法是「梅裏」。這個詞語在使用繁體字的地區,如台灣、香港,依然保留着這種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梅裡這個詞語并沒有太大變化。由于漢字的書寫演變,現代的字體形式可能會略有改變,但整體的結構和意義沒有太大的區别。
以下是關于梅裡的一些例句:
1. 梅裡的風景迷人,每年冬天都有許多遊客前來觀賞梅花。
2. 春節期間,梅裡常常舉辦梅花文化節,吸引了許多文化愛好者。
3. 我的家鄉是一個梅裡,每年冬天都可以看到絢麗的梅花盛開。
除了梅裡,還有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梅花、梅樹等。梅花和梅裡是同一個概念的不同表達,而梅樹指的是梅花所在的樹木。
梅裡的近義詞可以包括梅園、梅塢等,反義詞可以是非梅地、無梅之處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