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蹐地的意思、蹐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蹐地的解釋

語本《詩·小雅·正月》:“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後以“蹐地”喻謹慎戒懼。 唐 白居易 《答馮伉<請上尊號表>》:“雖鴻名未稱,每勞蹐地之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蹐地”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字源與基本義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核心含義:出自《詩經·小雅·正月》“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原指因畏懼地面不堅實而小心邁步,後引申為謹慎戒懼的生活态度。
  2. 文學化表達:如唐代白居易《答馮伉<請上尊號表>》中“每勞蹐地之心”,以“蹐地”暗喻對高位名號的審慎态度。

三、常見用法

提示:該詞常出現在成語或典故中,單獨釋義時需注意區分其獨立含義與組合成語的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蹐地

蹐地(jí d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足”和“土”,總共有12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語中,“蹐”指的是踩踏、行走或者艱難地行走,“地”指的是土地。蹐地的原意是指人行走的土地。

在繁體字中,蹐地的寫法是「蹐地」,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蹐地的第一個字“蹐”在繁體中是「蹐」,而“地”的字形也經曆了一些變化,由“坘”演變到了現在的“地”。所以,在古代可能會寫作「舘地」。

下面是一個例句:他蹐地行走,帶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

組詞:蹐跼(jí jù)、蹐行(jí xíng)、蹐徇(jí xùn)。

近義詞:踏步、行走。

反義詞:瞻前顧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