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誓書鐵券的意思、誓書鐵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誓書鐵券的解釋

即誓券。又稱丹書鐵券。《水浒傳》第九回:“堂懸勑額金牌,家有誓書鐵券。”《水浒傳》第五二回:“我自有誓書鐵券護身。”參見“ 誓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誓書鐵券”是中國古代君主頒發給功臣或重臣的一種特殊憑證,兼具獎賞與盟約性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又稱“丹書鐵券”或“鐵契”,其名源于以丹砂書寫于鐵質契券上,是帝王與臣子之間信守承諾的憑證。它象征功臣享有特殊待遇,如免罪、免死等特權。

  2. 曆史起源與形制
    始于漢代,外形如筒瓦,分為兩半,君臣各執其一。鐵券内容記載臣子的功績及帝王承諾,以鐵鑄成、丹砂書寫,并藏于金匮石室以示鄭重。

  3. 功能與意義

    • 免死功能:俗稱“免死牌”,持券者及其後代可憑此減免罪責。
    • 政治盟約:強化君臣關系,體現帝王對功臣的信任與籠絡。
  4. 文學與曆史記載
    在《水浒傳》中多次提及,如柴進因持有誓書鐵券而自信免受官府迫害,反映其在民間認知中的權威性。

  5. 演變與消亡
    明清時期仍沿用,但逐漸形式化。隨着封建制度瓦解,鐵券制度退出曆史舞台,現存實物多為唐代以後遺存。

若需更深入的曆史案例或實物細節,可參考權威史料或博物館藏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誓書鐵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發誓時作為保證的可信憑證。下面将對該成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誓書鐵券》的拆分部首為言(讠)和钅(釒)。 - 《誓書鐵券》總共由12畫組成。 來源: 《誓書鐵券》出自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相傳古代有兩位好友,他們曾經并肩作戰,但一次意外導緻其中一人受傷。另一人為表現自己的忠誠和對友誼的承諾,将自己的誓言寫在一塊鐵制的券據上,象征着鐵一般的承諾和堅定不移的決心。 繁體字: 《誓書鐵券》的繁體字為《誓書鐵券》。 古時候漢字寫法: 《誓書鐵券》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保持一緻,表示保證和忠誠的象征。 例句: - 他拿出了《誓書鐵券》,向大家表示自己的誠意和堅定立場。 - 老闆給每個員工都發了一張《誓書鐵券》,作為對公司的忠誠和承諾。 組詞: 《誓書鐵券》與其他成語可以組成以下組詞: - 信誓旦旦(形容信件非常堅決和真誠) - 信誓旦旦(形容信件非常堅決和真誠) - 拭目以待(形容等待結果) 近義詞: 《誓書鐵券》的近義詞可能有: - 誓詞保證(表示保證和承諾) - 堅定誓言(表示堅定的承諾) 反義詞: 《誓書鐵券》的反義詞可能有: - 違背誓言(表示違背了承諾和誓言) - 言而不信(表示說了但不做,沒有遵守承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