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除官的意思、除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除官的解釋

(1).授官。 唐 黃滔 《寓題》詩:“紛紛墨勅除官日,處處紅旗打賊時。”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故事二》:“内外制,凡草制除官,自給諫待制以上,皆有潤筆物。”參見“ 除拜 ”。

(2).免官。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雜論》:“舉場試卷,小涉疑似,士人輒不敢用。一或犯之,暗行黜落,士大夫除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除官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古代職官制度理解:

  1. 授予官職(古義核心)

    指古代任命官員的行為。“除”在此取“任命、授職”之義,源于古代官吏任命時需“除故官,就新職”的制度程式。如《漢書·景帝紀》載“列侯薨,遣太中大夫吊祠,視喪事,因立嗣子。列侯薨葬,國得發民挽喪,穿複土治墳,無過三百人。事畢而除。”此處“除”即指新任繼承者的官職授予㊟。唐宋時期,“除官”特指朝廷正式任命官職,與“加官”“轉官”等形成職官升遷體系㊟。

  2. 免除官職(現代轉義)

    現代漢語中受“除”字“去除”義項影響,衍生出“免去官職”的用法,但此義屬後起引申。如《現代漢語詞典》标注“除”有“去掉、免去”義,故“除官”可解為解除職務㊟。需注意此用法與古義存在反向差異,實際運用需結合語境區分。


參考來源:

㊟ 班固《漢書·卷五·景帝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 龔延明《中國曆代職官别名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除官”是古代漢語中的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核心含義:授官、任命官職

  1. 常見用法
    在大多數文獻中,“除官”指授予官職,如《陳情表》中“除臣洗馬”即任命為太子洗馬。唐代黃滔《寓題》詩句“紛紛墨勅除官日”也指通過诏書任命官員。

  2. 詞源依據
    “除”在古漢語中本義為“台階”,引申為“更替、任命”,如《漢書》中“除補官吏”即此意。


二、特殊含義:免官、解除職務

  1. 少數語境下的用法
    明代王鏊《震澤長語》提到“士大夫除官”,此處指因科舉試卷疑似違規而被免職。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2. 現代常見誤解
    因“除”的現代義多指“去除”,許多人誤以為“除官”即免官。實際上,古代文獻中“除官”更多指向授官,需特别注意。


三、總結與辨析

建議閱讀《夢溪筆談》《寓題》等原文,結合曆史背景深入理解詞義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拜忏白鶴仙罷省便步碧頭巾不拔不變資本不值一顧崇阻呆性赕佛打印語句登濟抵擊第四野戰軍峨岷芳規放眉高台盤根水光毫滾輪宏度惠氣奸鋒交手仗界外球開山鼻祖卡剌特曠浪浪然理順漫決美人遲暮螟脯秘書院能說會道啪塌牆有耳诮诘攘狄申意殊恩說得過去說死絲絨蒜台天叙投名投隙腕力違間兀坐夏癸鮮發銜鱗纖筍小鈔笑忻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