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繼承。 漢 班固 《白6*虎通·號》:“謂之 祝融 何?祝者屬也,融者續也,言能屬續 三皇 之道而行之,故謂 祝融 也。”
(2).指 祝融 所作之樂。《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 唐 賈公彥 疏:“案《孝經緯》雲:‘…… 祝融 之樂曰《屬續》。’”《史記·樂書》 唐 司馬貞 述贊:“樂之所興,在乎防欲。陶心暢志,舞手蹈足。 舜 曰《簫韶》, 融 稱《屬續》。”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屬續漢語 快速查詢。
"屬續"一詞在漢語中屬于古語詞彙,現多作"屬纩",二者實為同一概念的不同書寫形式。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屬纩"指古代喪禮中将新綿置于臨終者口鼻處的儀式,用以檢測氣息是否斷絕,後引申為臨終的代稱。典出《禮記·喪大記》:"屬纩以俟絕氣",鄭玄注:"纩,今之新綿,易動搖,置口鼻之上以為候。"
該詞的文化内涵包含三重維度:一為醫學檢測功能,古人通過輕質絲綿的細微顫動判斷生命體征;二為倫理儀式價值,體現儒家"慎終"思想,見《中國古代文化史》喪葬制度章節;三為文學隱喻屬性,如《文心雕龍·指瑕》"屬纩之夕,執燭作書",借指生命最後時刻的莊嚴狀态。
現代漢語使用中,"屬纩"多出現于曆史文獻研究及文學創作領域,日常口語已罕用。其字形演變經曆從"屬續"到"屬纩"的規範化過程,據《漢字源流字典》考釋,"纩"本指精細絲絮,較"續"更準确表達儀式中使用的材料特質。
“屬續”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繼承
指延續前人的事業或思想。例如《白虎通·號》中提到:“祝者屬也,融者續也,言能屬續三皇之道而行之”,意為祝融繼承并延續了三皇的治國理念。
祝融所作之樂
古代文獻記載,祝融(傳說中的火神)創作的樂舞名為《屬續》。唐代賈公彥在《周禮》注釋中提到:“祝融之樂曰《屬續》”,《史記·樂書》中也有相關記載。
“屬”的字義
根據漢典解釋,“屬”讀作shǔ 時,多表示類别、隸屬(如“金屬”“直屬”);讀作zhǔ 時,則強調連接、連續(如“屬文”)。在“屬續”中,“屬”取“相連”之意,與“續”共同構成“延續”的内涵。
使用場景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例如描述文化傳承或古代禮樂制度。
爆冷門北省本貫奔霄表木材植物料羼戲赤仄牀頭春詞錯合大和尚答抗單師的定帝極地面站東珠端衣飛漲風颮風篁嶺風井改途易轍革橐歸槥侯氏還鄉團金箋寇枿寬猛相濟澇害老年緑慘紅銷緬慕免稅密蔭曩分判斷力盤突鋪滕撬杠竊桃兒磬沼卻老先生阮囊瑞光弱懦攝影師事體壽司樹表黈聰投腦酒閑拉談先下米兒先吃飯小擺設骁烈蟹黃水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