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继承。 汉 班固 《白6*虎通·号》:“谓之 祝融 何?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 三皇 之道而行之,故谓 祝融 也。”
(2).指 祝融 所作之乐。《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唐 贾公彦 疏:“案《孝经纬》云:‘…… 祝融 之乐曰《属续》。’”《史记·乐书》 唐 司马贞 述赞:“乐之所兴,在乎防欲。陶心畅志,舞手蹈足。 舜 曰《簫韶》, 融 称《属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属续汉语 快速查询。
"属续"一词在汉语中属于古语词汇,现多作"属纩",二者实为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属纩"指古代丧礼中将新绵置于临终者口鼻处的仪式,用以检测气息是否断绝,后引申为临终的代称。典出《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郑玄注:"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
该词的文化内涵包含三重维度:一为医学检测功能,古人通过轻质丝绵的细微颤动判断生命体征;二为伦理仪式价值,体现儒家"慎终"思想,见《中国古代文化史》丧葬制度章节;三为文学隐喻属性,如《文心雕龙·指瑕》"属纩之夕,执烛作书",借指生命最后时刻的庄严状态。
现代汉语使用中,"属纩"多出现于历史文献研究及文学创作领域,日常口语已罕用。其字形演变经历从"属续"到"属纩"的规范化过程,据《汉字源流字典》考释,"纩"本指精细丝絮,较"续"更准确表达仪式中使用的材料特质。
“属续”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继承
指延续前人的事业或思想。例如《白虎通·号》中提到:“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意为祝融继承并延续了三皇的治国理念。
祝融所作之乐
古代文献记载,祝融(传说中的火神)创作的乐舞名为《属续》。唐代贾公彦在《周礼》注释中提到:“祝融之乐曰《属续》”,《史记·乐书》中也有相关记载。
“属”的字义
根据汉典解释,“属”读作shǔ 时,多表示类别、隶属(如“金属”“直属”);读作zhǔ 时,则强调连接、连续(如“属文”)。在“属续”中,“属”取“相连”之意,与“续”共同构成“延续”的内涵。
使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例如描述文化传承或古代礼乐制度。
保安队编磬鄙怀兵严逞胸痴梦传催纯明大蓟登墙店面电压表底图断壁頽垣断冤遁世离俗多重性俄罗斯幡然非度凤眼莲佛家贯关圣帝君江郭贱迍鸡冠金车冏彻科索冷漠栗冈砚铃索流水作业法马爬爬千名潜却钦鸮趋抢人格邵侯瓜蛇无头而不行食分诗謡始终若一疏举酸惨酸态胎食讨差叨陪他心通佗日王马晩夜握刀纹汙染相轧衔枚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