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協應的意思、協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協應的解釋

(1).謂應時,應運而生。 宋 蘇轼 《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勾合曲》:“秋風協應,生殿閤之微涼。”《宋史·樂志五》:“比歲休祥協應,靈芝産於廟楹,瑞麥秀於留都。”

(2).配合呼應。《明史·西域傳一·土魯番》:“又或 牙蘭 包藏禍心,構變於内,内外協應,何以禦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協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應時/應運而生
    指事物順應時勢或自然規律而産生。例如宋代蘇轼在《坤成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勾合曲》中寫道:“秋風協應,生殿閤之微涼”,描述秋風與時節相呼應。

  2. 配合呼應
    強調多方協作、互相配合。如《明史·西域傳》提到“内外協應,何以禦之?”,指内外勢力聯合行動。現代用法中,多用于描述團隊合作或事物間的協調(如“各部門協應完成項目”)。

二、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宋史·樂志》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協應的意思

《協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相互呼應,相互配合。表示在某種工作或行動中,各方互相協調、配合,共同努力完成一個目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協應》的拆分部首是十(十字旁),筆畫數為十一畫。

來源和繁體

《協應》來源于《周禮·秋官·典策》:“協僎其言”(協助輔佐之言),後來簡寫為“協應”。在繁體字中,協應的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協應的寫法較為繁瑣,形體相對複雜。其中,部首十字旁寫得更詳細,字形與現代大緻相同。

例句

1. 在這個項目中,每個人的工作都要協應配合,以确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2. 團隊成員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協應,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3. 這個計劃需要互相協應,我們要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組詞

協調、協助、協作、應對、互助等。

近義詞

合作、配合、協同、共同等。

反義詞

相互對立、背道而馳、相互排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