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告的意思、策告的詳細解釋
策告的解釋
以簡策相告。《國語·鄭語》:“乃布币焉而策告之。”
詞語分解
- 策的解釋 策 è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打:策馬。鞭策。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 告的解釋 告 à 說給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誡。告訴。報告。勸告。奔走相告。 向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告發。告狀。控告。 表明,請求:告老。告急。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告成。告竭(宣布某種東
網絡擴展解釋
“策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策告”指以簡策(竹簡或木簡)書寫内容并傳達信息,即通過書寫在簡牍上的文字進行告知或記錄。該詞由“策”(簡策)和“告”(告知)組合而成,強調以書面形式傳遞信息。
2.出處與例證
- 最早見于《國語·鄭語》:“乃布币焉而策告之。”意為通過擺放祭品并用簡策記錄以告神明。
- 《史記·周本紀》中也有類似記載:“布币而策告之,龍亡而漦在,椟而去之。”進一步印證了其作為祭祀或儀式中書面記錄的功能。
3.字義分解
- 策:古代書寫用的竹片或木片,也指考試文體或計算工具(如“簡策”“策問”)。
- 告:陳述、控告或請求(如“告假”“告發”)。
4.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通過簡策記錄并傳達信息的儀式或行為,如祭祀、占卜等場合。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在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中可能出現。
5.注意事項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如)将其解釋為“通過計謀揭發他人”,但這一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讀。建議以《國語》《史記》等經典文獻的用法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國語》《史記》原文或相關古籍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策告這個詞是指以策略或方法向他人提出告誡、建議或指示等。拆分部首是⺮ (zhú)和言 (yán),筆畫數為11。該詞源于古代漢字,是繁體字。古代漢字寫法稍有不同,有時用⺮ (zhú)和革 (gé)組合,有時用⺮ (zhú)和舌 (shé)組合。以下是一些例句:1. 他經過細心研究,向公司高層策告了一項新的營銷策略。2. 我決定策告我的朋友不要貪多。3. 他策告我不要太沖動做決定。
策告的一些組詞可以是:策略、策劃、告誡等。近義詞可以是:勸告、指導、建議等。反義詞可以是:忽視、忽略、不顧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