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志趣一緻而相順相親。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間令足下,因其順吾,與之順親,蓋惜足下門戶,欲令彼此無恙也。” 戴明揚 校注:“ 呂安 既順 叔夜 之言而不發舉,故 叔夜 乃令 巽 與 安 相順相親也。”
(2).孝順父母。 宋 陳師道 《代賀生皇子表》之二:“臣聞王者之孝,以繼體為先;人子之心,以順親為樂。” 清 姜秉初 《<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後》:“餘比年觀人,頗以順親二字為的,而未嘗不歎孝行之不可多得。”
“順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志趣相投的親近
指因志趣一緻而相互順從、親近。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如三國時期嵇康在《與呂長悌絕交書》中提到“順親”時,強調通過共同理念促進和諧關系。
孝順父母
現代更常見的解釋是“孝順親人”,即對父母或長輩的尊敬、關懷與照顧。宋代陳師道曾以“順親為樂”描述子女的孝心。
該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家庭倫理和社會關系的雙重重視,既強調個人修養中的“孝”,也倡導人際交往中的“和”。
順親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意思是親屬關系順利。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順和親。下面将對該詞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介紹。
順(shùn)的部首為頁,總筆畫數為9。
親(qīn)的部首為亻(人的左邊一半),總筆畫數為4。
《順親》最早出現在《周禮·考工記上》中,意為“順從親屬”。後來逐漸引申為親屬關系順利、和睦的意思。
《順親》的繁體字為「順親」。
在古代,順的古字形為“春”,寫法為“卞日”。親的古字形為“親”,寫法為“引貝”。這些古字形在現代寫法中已經不再使用,但對于了解字的演變過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她一直很順親,與父母和睦相處。
2. 在這個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的順親關系非常好。
順親結:指家族中親屬關系和睦,團結一緻。
順親守禮:指親屬間相互尊敬、遵守禮儀規範。
近義詞:和睦、友好、融洽。
反義詞:疏遠、不和、敵對。
希望以上對《順親》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以及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對您有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