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菽藿的意思、菽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菽藿的解釋

豆和豆葉。泛指粗劣的雜糧。《荀子·榮辱》:“今使人生而未嘗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為睹,則以至足為在此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傷乞人》詩:“葦蓆何由足,菽藿不能周。” 宋 曾鞏 《書閣》詩:“惟将菽藿還求志,未有秋毫可為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菽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菽”指豆類,“藿”指豆葉,合稱泛指豆類植物及其葉子,常代指粗劣的雜糧,與“稻粱”“刍豢”等精細食物形成對比。

2.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籍,例如:

3.文化内涵

“菽藿”常與清貧生活關聯,體現古代文人對簡樸生活的态度,或用于反襯富貴(如“菽藿之食”對比“膏粱之味”)。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直接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典故時,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背景,可參考《荀子》、曾鞏文集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菽藿

菽藿(shū hé)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從字形角度來看,菽是由草字頭部和寫字的筆畫部分組成,而藿由艸字頭部和寫字的筆畫部分組成。

菽的部首和筆畫

菽的部首是艹,表示與植物有關,而它的筆畫數為13劃。

藿的部首和筆畫

藿的部首也是艹,表示與植物有關,而它的筆畫數為18劃。

來源

菽藿這個詞是由古代的農業文化中衍生出來的。菽指的是一種豆類植物,而藿則指的是一種草本植物。在古代農業社會,這兩種植物常被人們用于農田的種植和食用,所以逐漸形成了這個詞。

繁體

在繁體字中,菽藿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資料記載,古代菽的寫法為“⺶”,藿的寫法為“艹貌合也”。

例句

1. 他種了一片菽藿,以供家人食用。

2. 菽藿因其營養豐富而成為古人非常重視的農作物。

組詞

菽蔚、百菽、菽熟、藿箱、藿香

近義詞

菽藻、大豆、草豆

反義詞

藿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