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秫稻的意思、秫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秫稻的解釋

即糯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水稻》:“有秫稻。秫稻米,一名糯米,俗雲‘亂米’,非也。” 唐 馮贽 《雲仙雜記·田水聲過吾師丈人》:“ 淵明 嘗聞田水聲,倚杖久聽,嘆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時剖胸襟,一洗荊棘,此水過吾師丈人矣。’”參見“ 糯稻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秫稻是水稻的一個特殊變種,其核心特征為黏性較強的米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秫稻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屬于稻(Oryza sativa)的黏性變種。與普通稻米相比,其米粒含有更高支鍊澱粉,煮熟後呈現明顯黏性,即現代所稱的糯米,在古代文獻中也被稱為「亂米」。

2. 曆史文獻佐證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水稻》明确記載:「秫稻米,一名糯米」,糾正了當時「亂米」的民間誤稱,說明早在6世紀已對其有準确定義。

3. 主要用途 • 釀酒原料:因澱粉結構特殊,成為傳統燒酒釀造的核心材料
• 節慶食品:用于制作粽子、年糕等黏性糕點
• 藥用輔料:中醫常用其配伍藥膳增強滋補效果

4. 名稱演變 現代農學分類中,「秫稻」已逐漸被「糯稻」取代,但在曆史文獻、方言及特定産區(如北方部分地區)仍保留此稱謂。需注意與旱稻、籼稻等非黏性品種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秫稻

秫稻(lú dào)是指一種糧食作物,屬于禾本科秫屬。它是中國古代主要的谷物之一,是中國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秫稻的拆分部首是禾字旁,它由禾字旁和夅組合而成,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秫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秫》篇。 秫稻是中國古代農民主要種植和食用的糧食之一,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文化背景。

繁體

秫稻的繁體字為稷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秫稻的寫法為禾字旁,下面加一個艾字旁,再加上上半個稻字旁。這個變體寫法較少使用,常見的寫法是現代漢字的形式。

例句

1. 春耕時節,農民開始種植秫稻。

2. 秫稻是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組詞

秫谷、稻田、秫糠、稻米、秫食、稻秧、秫稈等

近義詞

稻、粳、黍、糯等

反義詞

麥、豆、薯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