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鐘名。《左傳·定公四年》:“分 唐叔 以大路、 密須 之鼓、闕鞏、沽洗, 懷 姓九宗,職官五正。” 杜預 注:“沽洗,鐘名。”
(2).十二律之一。《史記·律書》“三月也,律中姑洗” 張守節 正義引 漢 班固 《白6*虎通》:“沽者,故也。洗者,鮮也。言萬物去故就新,莫不鮮明也。”按,今本《白6*虎通·五行》“沽”作“姑”。參見“ 姑洗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沽洗漢語 快速查詢。
“沽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來源進行解釋:
鐘名
源自《左傳·定公四年》記載,周成王分封唐叔時賜予的器物之一,特指一種古代鐘的名稱。
十二律之一
對應音律中的“姑洗”,屬于傳統十二律的第五律。《史記·律書》提到其象征意義:“萬物去故就新,煥然一新”,多用于描述三月時節的自然更替。此處“沽洗”與“姑洗”為通假關系。
指以卑劣手段牟取暴利的行為,原指古代市場中賣水者通過欺詐擡高價格,後泛化用于批判不道德的逐利方式。
例句:“商人若以沽洗之手段斂財,終将失去信譽。”
建議在具體使用時,根據文獻類型(如曆史典籍或現代文本)區分詞義。
《沽洗》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用水瀝洗或沖洗,通常用于洗滌物品或清潔身體等方面。
《沽洗》的部首是“氵”(三點水),拆分後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沽(河字旁,三畫)和洗(氵字旁,五畫)。
《沽洗》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沽即買賣,洗即清洗。因為古代酒店或市場常備有大水缸,顧客購買物品後需要清洗,于是出現了“沽洗”的概念。
《沽洗》的繁體字是「購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沽洗》在古代寫作「購洗」,其中的「購」是指購買,「洗」保持不變。古代的寫法更為繁複,但意思相同。
1. 他用清水來沽洗剛買的果蔬。
2. 請沽洗一下這些衣物,然後晾幹。
1. 洗滌:清洗、淨化。
2. 沽買:購買、買賣。
1. 沖洗:用水沖刷、沖淨。
2. 清洗:洗淨、擦洗。
1. 混洗:不加區别地混合洗滌。
2. 髒污:不幹淨、肮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