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調弦理萬民的意思、調弦理萬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調弦理萬民的解釋

謂以禮樂治民。典出《論語·陽貨》:“子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遊 對曰:‘昔者 偃 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何晏 集解:“道謂禮樂也。”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三折:“你可甚端冕臨三輔,調弦理萬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調弦理萬民”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調整琴弦以治理百姓”,實際比喻通過禮樂教化來管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強調統治者需像調音師協調琴弦一樣,以和諧的方式處理政務,使百姓安居樂業。

二、典故出處

出自《論語·陽貨》中“子遊治武城”的故事:

三、深層意義

  1. 禮樂治國:将“禮樂”視為治理手段,主張通過道德教化而非強制手段引導民衆。
  2. 和諧治理:借用“調弦”比喻政策需協調各方利益,避免極端,達到社會平衡。

四、延伸與應用

元代戲曲《竹塢聽琴》曾引用此典,進一步将其融入文學創作,強化了“禮樂治民”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調弦理萬民”既反映了儒家以德治國的理念,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哲學中對“和諧”與“秩序”的追求。其核心在于強調執政者需兼具智慧與仁德,方能實現長治久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調弦理萬民》的意思

《調弦理萬民》是指通過合理調整音律,來治理整個社會萬民的一種概念。它的含義是指通過音樂的力量來調動人們的情感,激發社會的和諧,促進人們的團結和進步。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調弦理萬民》的拆分部首是「言」,拆分筆畫為7畫。

來源

《調弦理萬民》這個詞源于魯迅的文章《舊民歌與新音樂》中的一句話。在這篇文章中,魯迅談到了音樂對人們情感的影響力,以及通過音樂來調動人們的情緒,引導社會的發展。

繁體

《調弦理萬民》的繁體字為「調弦理萬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調弦理萬民》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古時候的寫法需參考文獻資料。

例句

他的音樂作品真正做到了《調弦理萬民》,讓人們感受到了美好和希望。

組詞

調理、弦樂、萬民

近義詞

激勵衆人、共同進步、和諧社會

反義詞

挑撥離間、引發紛争、不和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