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霜的路面。 宋 陸遊 《初寒對酒》詩:“霜路預愁騎款段,雪舟每憶釣菰蒲。”
霜路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層:
指覆蓋霜的道路,多見于秋冬清晨。
例:杜甫《早發》詩:“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霜路空陂影,風林散葉聲。”中“霜路”即指結霜的小徑。
如宋代陸遊《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詩:“霜路客衣單,夜長燭花短”,借“霜路”烘托羁旅寒涼。
清代納蘭性德《采桑子》詞:“嚴霜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斜漢朦胧,冷逼氈帷火不紅”中,“霜空”與“霜路”意象相通,均喻清寒之境。
資料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全唐詩》中華書局
《宋詞鑒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霜路”一詞的含義可從字面意義和典故引申兩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字面含義 指冬季因結霜形成的濕滑路面。該用法多見于文學作品,如宋代陸遊《初寒對酒》詩中“霜路預愁騎款段”一句,描繪了霜凍路面的行路艱難。
二、典故引申(成語用法) 根據《後漢書·卷四十九》記載,漢代馬援将軍率軍穿越西域時,曾命士兵鑿冰開道以通過結滿冰霜的絲路,後衍生出“霜路”這一成語。其含義包括:
使用場景:
注:該詞作為成語的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更多保留在曆史典故和文學化表達中。
寶階報谒必不撓北撥亂濟時韔弓赪蟞陳黦赤眚觸鬥蠻争唇焦口燥崔莺莺丹鰓燈法登禮地委東虛度箓奉戴豐角改朔工商聯韓白好自為之禾易歡國禍發齒牙火雲譏弄舊地拘局苴衰課利可怕空虛了絕聯拳列亭利入緑依依麻糖每年逆胡繁冠平狀青鬣七七事變熱灼乳穴喪沒三宮六院森峙神作禍作時陋飾玩樹大根深瓦窦往來體享國陷搆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