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雞鳴戒旦的意思、雞鳴戒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雞鳴戒旦的解釋

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語本《詩·齊風·雞鳴序》:“《雞鳴》,思賢妃也。 哀公 荒淫怠慢,故 陳 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晉書·文苑傳·趙至》:“雞鳴戒旦,則飄爾晨征;日薄西山,則馬首靡託。”亦作“ 雞鳴候旦 ”。 宋 徐铉 《和張先輩見寄》之二:“雞鳴候旦寧辭晦,松節淩霜幾換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雞鳴戒旦”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文化意義

該成語不僅反映古代農耕社會對勤勉的推崇,也承載着中華文化“惜時奮進”的價值觀,至今仍具現實教育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雞鳴戒旦》的意思

《雞鳴戒旦》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早早起床,守紀戒懶的意思。其中“雞鳴”指的是雞叫,而“戒旦”指的是戒懶遲到。這個成語意味着要早早起床,不要貪睡,因為雞鳴一聲,即表示天亮了,是黎明的時候。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雞鳴戒旦》這個成語的部首拆分為“鳥”、“戈”和“人”。“鳥”是指雞,指代鳴聲。“戈”指的是長柄兵器,用來表示戰争。“人”指的是人類。

根據漢字的筆畫,拆分成四個部分:鳥(10畫)、戈(4畫)、人(2畫)和旦(5畫)。

來源和繁體

《雞鳴戒旦》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大雅·雞鳴》篇,是西周時期的文物。繁體字為「雞鳴戒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所以《雞鳴戒旦》在古代的寫法是「雞鳴戒旦」。

例句

他每天都能夠準時來上班,真是一個雞鳴戒旦的好員工。

組詞

戒懶、雞鳴、旦旦、早早

近義詞

早起、守時

反義詞

貪睡、遲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