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命的意思、守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命的解释

安于命运。《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难得 杨氏 是个大贤之人,又眼里识人,自道:‘姪儿必有发跡之日。’并无半点埋怨,只是安慰他,教他守命,再做道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守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语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守"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守官也,从宀从寸",本指官吏的职责坚守,后引申为遵循、保持之意(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命"在甲骨文中象人跪听天命之形,《礼记·中庸》载"天命之谓性",指自然赋予的规律与使命(来源:《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二字合称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其中蕴含着遵循自然规律、持守人生使命的哲学观。

二、语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恪守自然法则与人生职责,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阐释"守命"为"顺受其正,修身以俟死"的生命态度(来源:《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 哲学内涵 儒家强调"守命"与"知命"的统一,《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中的"命",既包含客观规律也指道德使命(来源:《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道家则主张"安命守分",如《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的论述。

三、文化应用 该词常见于传统典籍与书画题跋,如明代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守命安时"的文人处世观(来源:《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在当代语境中,多用于表达恪守职业道德或坚持人生理想,如"医者守命济世"等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守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安于命运,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或传统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守命”指顺应或接受命运的安排,不主动抗争或抱怨,强调对既定境遇的坦然态度。这一概念常与宿命论相关,体现传统思想中对个人际遇的被动接受。

2.出处与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小说《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教他守命,再做道理”,描述杨氏劝慰他人接受现状、等待转机的情节。

3.字义解析

4.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人物在逆境中保持平和心态,或劝诫他人接受现实。例如:“他虽仕途不顺,却能守命自安。”


提示: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词汇,可参考《初刻拍案惊奇》原文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败谷班枝花被垒兵刃不登憃拙创立辞不达义粹夷存亡续绝贷恤抵玑独着范长江匪僻风纹夫妻店斧锧高閈葛布阁老宫屯毂绾黄铁矿贱地监帖交转竭能晶波僸佅兜离攫攘刳形去皮柳莺花燕路段貊謡撇油铍鍼掊攟清晓全一神才史册师师首敌收清束桂水城书价司管泰东滔滔不絶沓贪土笔佗发委予下句丽像心像意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