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捕的意思、收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捕的解釋

拘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盡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繫之 河内 。” 宋 秦觀 《盜賊中》:“一旦收捕,納於虎穴中者, 尹賞 之治 長安 也。” 清 唐孫華 《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詩:“赤車徧收捕,緹騎走四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收捕"是一個漢語動詞,其核心含義為逮捕、捉拿,指官方或有權機構對特定對象(通常指罪犯、嫌犯或特定目标)進行抓捕的行為。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與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逮捕捉拿

    指執法機構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或逃犯實施抓捕的行動。強調行為的強制性與合法性,常用于司法、治安語境。

    例:官府下令收捕在逃人犯。

  2. 收監拘押

    在逮捕後進一步将對象關押至監獄或看守所,包含"抓捕"與"羁押"的雙重含義。

    例:罪犯被收捕後囚于縣獄。


二、詞義分解


三、古籍例證

  1. 《水浒傳》第二十二回:

    "知縣本不肯行移,隻要朦胧做在唐牛兒身上,日後自慢慢地出他。怎當這張文遠立主文案,唆使閻婆上廳隻管來告。知縣情知阻當不住,隻得押紙公文,差三兩個做公的去宋家莊收捕宋江。"

    →注:此處指官府差役奉命捉拿宋江。

  2. 《漢書·酷吏傳》:

    "吏因收捕親黨。"

    →注:記載漢代官吏逮捕犯人及其親屬的史實。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收捕"多用于曆史叙述、文學作品或法律文書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包括逮捕、緝拿、拘捕等,但"收捕"更側重描述完整過程(從搜尋到捕獲)。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捕"詞條:

    釋義為"逮捕;捉拿",引《水浒傳》《漢書》為例證。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6卷第128頁。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标注"收捕"為動賓結構複合詞,釋義"拘捕"。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第1423頁。

  3. 《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張政烺主編):

    提及"收捕"為古代司法程式術語,屬地方官吏職責。

    來源:北京出版社,2015年,第309頁。


六、使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收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義

“收捕”指對犯罪嫌疑人或違法者進行拘捕、逮捕的行為,通常由執法部門依法執行,以防止其繼續危害社會,并為後續調查和審判提供條件。


詳細解釋

  1. 法律行動屬性

    • 強調依法執行,常見于公安機關或司法部門對罪犯、逃犯的抓捕行動,例如警察執行逮捕令等。
    • 古代亦用于軍事行動中抓捕敵人,如《史記》記載“盡收捕王母兄弟美人”。
  2. 延伸含義

    • 除拘捕外,曆史文獻中偶見“收集捕捉”的用法,如收捕珍稀動物進行人工繁殖(現代已較少使用此義)。

使用場景


與其他詞彙的關聯


注意事項

若需引用古籍原文或了解具體案例,可參考《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或宋·秦觀相關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暗暗抱負不凡表題傳布春和楚鞋眈眈逐逐當面錯過對論笃俗飛繮風情月意芬尼運動官诰漢賦鶴裘鴻鹄呴籲迦羅見膽交援棘環擠眉弄眼金背譏俗計算尺九截機組駒跋钜坊居重鹍弦貓狸昧薆民殷國富樸誠平愈青衣人森郁尚古子盛衰榮辱聖顔神厲沈埋身品慎修舍人壽潛樹私死争宋臈繐裳繀車貪罔天真爛慢同筆硯五姓蕃銜環下竅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