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表的意思、手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表的解釋

[wrist watch] 帶在手腕上的表

詳細解釋

戴在手腕上的小型計時器。 茅盾 《夏夜一點鐘》:“‘哼哼,這家夥!騙人的!’--她本能地校正那手表,嘴裡就罵出聲來。”


親手書寫表章。亦指親筆書寫的表章。《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五年》:“辛丑, 馮延魯 、 鐘謨 來自 唐 , 唐 主手表謝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手表,指佩戴于手腕的小型計時儀器,其核心功能為計量時間并輔助日常生活。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定義,手表是"戴在手腕上的表,體積較小,有機械表、電子表等類型"。

從構詞法分析,"手表"為偏正結構複合詞。"手"限定佩戴部位,"表"源自古代計時器具"日晷"演變而來,現代漢語中專指計時工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指出,該詞最早見于20世紀初西方計時器傳入中國後的文獻記載。

在功能延伸層面,現代手表包含三大特性:

  1. 精密計時:機械表通過發條驅動齒輪系統運作,誤差精度達±5秒/日(瑞士鐘表研究所數據);
  2. 身份象征:貴金屬材質與複雜功能機型被視作社會地位标志,如陀飛輪裝置手表;
  3. 智能互聯:2020年後智能手表集成健康監測(心率、血氧)、移動支付等功能(中國可穿戴設備發展白皮書)。

國家質檢總局《計時儀器術語》(GB/T 40362-2021)特别強調,合格手表需通過6項環境試驗,包括溫度(-10℃至60℃)、磁場(4800A/m)等極端條件測試。故宮博物院鐘表館藏顯示,中國最早的手表使用記錄可追溯至1920年代進口懷表改裝品。

網絡擴展解釋

“手表”這一詞語的釋義可從以下多維度展開:

一、基本定義

手表(腕表)是戴在手腕上的小型計時儀器,主要功能為計時或顯示時間。其結構通常由表頭(含機芯、表盤等)和表帶(皮革、橡膠、金屬等材質)組成。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19世紀中期由挂表改進而來,通過小型化和外觀優化逐步發展為現代手表。
  2. 技術發展:早期依賴機械發條驅動,20世紀中葉出現電子表,衍生出石英振蕩、數字顯示等類型。

三、分類與工作原理

  1. 機械表
    • 手動機械表:通過旋轉表冠手動上緊發條驅動。
    • 自動機械表:内置擺陀,利用手臂擺動自動上鍊。
  2. 電子表
    • 石英表(指針或數字顯示)、光動能表、電波表等,依賴電池或光能供電。

四、結構組成

主要部件包括:

五、其他釋義

古漢語中“手表”可指“親手書寫的表章”,如《資治通鑒》記載的“唐主手表謝恩”,但此用法在現代已不常見。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曆史背景及技術分類,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品牌或維修知識,可參考專業百科或鐘表行業網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雲亭傍蹊保薦材官車羽寵利戳無路兒除塗促調寸草發蒙啓滞發體飛來峰扶策丐颉勾屚國寶海罵嗥啕河門和息奂若悔愆輝榮浃歲蹐蹐集靈宮敬謝苛尅骒驢暌群烈暑利涉浏飙旅竄馬戰門不停賓面旋明光殿盤錯匹遇泣露窮寡秋胡染患日秩融為一體市井之臣視微知着瘦長說朝南話斯大林四推讨檄為間為着溫淳穩協無憀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