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傍蹊的意思、傍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傍蹊的解釋

(1).偏仄的小路。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橫斜迂曲者,乃馬性未調,禦勒不齊之故。然已隻在康莊大道中,決不賺入傍蹊曲徑矣。”

(2).用指學說的旁緒支流。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餘所更定九流,一曰儒,二曰雜……雜主飾治捄偏,而傍蹊末學之談附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傍蹊”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bàng qī,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偏仄的小路
    指狹窄、非主要的道路。常被引申為比喻偏離正途的途徑。例如,明代王守仁在《傳習錄》中提到:“譬之驅車,既已由於康莊大道之中……決不賺入傍蹊曲徑矣”,用“傍蹊”對比“康莊大道”,強調應堅持正道,避免走入旁門左道。

  2. 學說的旁緒支流
    用于形容學術或思想體系中次要、非主流的派别或觀點。明代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讨論學派分類時,将“傍蹊末學之談”歸入“雜”類,指代非核心的學術分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查看上述來源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傍蹊》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的意思是“靠近小路的地方”或“貼近小徑”。該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第一個字“傍”(bàng)是由“亻”和“旁”兩個部首組成的,表示“在旁邊”或“靠近”的意思。它的第二個字“蹊”(qī)是由“足”和“其”兩個部首組成的,表示“行走”的意思。 《傍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通常使用這個詞來形容一條靠近低地或林木的小路。這個詞的意義隨着時代的變遷,逐漸擴展為指代任何靠近小徑或小路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傍蹊》的寫法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它仍然保留着“傍”和“蹊”的組合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傍蹊》的例句: 1. 我們追隨着那條傍蹊,穿過叢林抵達了山腳下。 2. 這個公園内有許多美麗的傍蹊可供散步和欣賞風景。 3. 在這個小村莊裡,傍蹊是居民們常常出沒的地方。 一些以《傍蹊》為詞根的詞彙包括: 1. 傍晚:指靠近晚上的時候。 2. 傍側:表示在旁邊的一側。 3. 傍觀:指旁觀,不直接參與。 一些近義詞包括: 1. 旁邊:指靠近某物的一側。 2. 靠近:表示親近或貼近。 反義詞: 遠離:指遠離某物的意思。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