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mall grass]∶小草
吳人種菱,春辄芟除,不遺寸草。——《宋史·蘇轼傳》
尺草不留
(2) [small]∶比喻微小(多用于兒女自比于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孟郊《遊子吟》
寸草之心
(1).小草。 唐 韓愈 《秋懷》詩:“敗虞千金棄,得比寸草榮。”
(2).一點兒草。《宋史·蘇轼傳》:“ 吳 人種菱,春輒芟除,不遺寸草。”
(3).喻子女對父母的微小心意。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孝道略盡,忠誠未孚,思欲報寸草之心,申傾葵之意。” 清 方文 《祀竈夜泊魯港》詩:“瓣香無處迎先祖,寸草何時報老親。”參見“ 寸草春暉 ”。
"寸草"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義與植物屬性 "寸"為長度單位,約3.33厘米;"草"指草本植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極短小的草",《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說明這是"小草"的統稱,強調其細小特征。該詞常見于描述初春萌芽的草苗,如"陽春布德澤,寸草生光輝"(《古詩十九首》)。
二、象征義與文化意象 在詩詞中常借代微小的生命體或事物,如元稹詩句"泥泉樂者魚,寸草生者日"(《野節鞭》),以寸草象征自然界的脆弱生命。其文化意象延伸出兩種内涵:
三、特殊語境用法 中醫典籍《本草綱目》記載"寸草"可指特定草藥,如卷柏科植物的别稱。方言中另有引申,如晉語區用"寸草棍"形容極細小的雜物,《太原方言詞典》記錄該用法可追溯至清代農諺"寸草鍘三刀,無料也長膘"。
(參考文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湖北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方言詞典》)
“寸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含義
比喻意義
用法與示例
文化内涵
“寸草”既具自然屬性,又承載豐富的人文情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雙關含義。
哀拯安陵榜署北伐軍表埻抪徧補伏酬勞觸邪冠疵廢打話達樂丹霄燈蛾撲火定國滴水黩冒笃向腹實伏惟攻習慣偷慣狎淮河火芝姜張劍華儉勤家長禮短金棗鹫室咎陶箕帚之使激壯開礦口噤連洲六虛盤龍茶貧酸巧丸氣鼓鼔傾寫三翻四覆射程沈亘視差首戾數列殊鄰淑聖送信宿禽鐵觀音題鳳偷免外論王鐵鎗帷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