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寸草的意思、寸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寸草的解釋

(1) [small grass]∶小草

吳人種菱,春辄芟除,不遺寸草。——《宋史·蘇轼傳》

尺草不留

(2) [small]∶比喻微小(多用于兒女自比于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孟郊《遊子吟》

寸草之心

詳細解釋

(1).小草。 唐 韓愈 《秋懷》詩:“敗虞千金棄,得比寸草榮。”

(2).一點兒草。《宋史·蘇轼傳》:“ 吳 人種菱,春輒芟除,不遺寸草。”

(3).喻子女對父母的微小心意。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孝道略盡,忠誠未孚,思欲報寸草之心,申傾葵之意。” 清 方文 《祀竈夜泊魯港》詩:“瓣香無處迎先祖,寸草何時報老親。”參見“ 寸草春暉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寸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指“小草”或“極少量草”,如“寸草不生”形容環境荒蕪。
    • 量詞延伸:因“寸”為微小長度單位,常引申為“微小的事物”,如“寸草不留”表示徹底毀滅。
  2. 比喻意義

    • 子女的孝心:在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中,“寸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微薄心意,與“三春晖”(母愛)形成對比,強調孝心的渺小與母愛的深厚。
    • 力量微弱:泛指事物微不足道,如“寸草之力”形容極小的貢獻或能力。
  3. 用法與示例

    • 文學表達:常見于古詩文,如韓愈《秋懷》“得比寸草榮”以小草喻卑微生命的堅韌。
    • 現代語境:多用于成語或比喻,如“寸草不生”“寸草春晖”等。
  4. 文化内涵

    • 通過“寸草”與“春晖”的意象對比,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父母恩情難以回報,體現孝道思想。

“寸草”既具自然屬性,又承載豐富的人文情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雙關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寸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非常微小或者毫無價值的事物。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寸」和「艹」,其中「寸」代表着長度單位;而「艹」則代表了植物。《寸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人們用「寸」來衡量物體的大小,而「草」則象征着微小的植物。在繁體字中,《寸草》的寫法保持一緻。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但《寸草》這個詞的寫法在古代并未發生明顯的變化。這個詞可以用在句子中,如「這個問題對他來說隻不過是寸草一樣微不足道」。在組詞方面,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成語,比如「一寸草心」(形容心胸狹隘)和「草木皆兵」(形容對一切事物都心生恐懼)。近義詞可以選擇「無關緊要」或「微不足道」,而反義詞則可以選擇「重要」或「舉足輕重」。希望我給出的回答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